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薄鸟. 纳米两相复合永磁材料的微磁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1 .
[2] 邓娅. 交换耦合两相纳米复合永磁薄膜的理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1 .
[3] 徐劲松. 纳米铁磁和铁电复相材料的一致转动[D]四川师范大学, 2010 .
[4] 王贤彬. 立方晶系软磁和稀土永磁复合多层膜的磁滞回线[D]四川师范大学, 2012 .
[5] 郭乃理. 铁磁薄膜磁滞回线和各向异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2 .
[6] 顾文娟. 磁性膜系统的铁磁共振现象研究[D]扬州大学, 2012 .
[7] 张敏. 反铁磁交换耦合三层膜的磁化反转过程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3 .
[8] 袁新红. 纳米复合材料Nd_2Fe_(14)B/α-Fe磁性双层膜磁性能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4 .
[9] 左金凤. 磁晶各向异性梯度对硬磁/软磁多层膜磁性能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 2014 .
[10] 葛素琴. 交换耦合软/硬磁双层膜结构的反磁化机制与磁动力学性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塔金星. 反铁磁光子晶体的磁/声极化子及光学性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钱丽洁,朱金荣,许小勇,胡经国. 自旋阀结构中的力致磁阻效应[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9,(06) .
[2] 刘艳芬,刘晓华,孙为民,刘晓军,林方婷. 推迟模式下侧向Fe/Ni超晶格体极化子禁带宽度研究[J]磁性材料及器件, 2013,(05) .
[3] 薄鸟,孟凡木. 垂直取向硬/软磁性多层膜反磁化成核场的微磁学模拟[J]磁性材料及器件, 2014,(03) .
[4]The influence of interface exchange coupling on the demagnetization process for perpendicularly oriented FePt/α-Fe/FePt trilayers[J]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2010,(10) .
[5] 赵国平,鲜承伟,杨春,叶淋宁,薄鸟. 硬、软磁多层膜体系成核的解析分析[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9,(12) .
[6] 薄鸟,赵国平,叶淋宁,徐劲松,邓娅. 界面交换耦合强度对垂直取向FePt/α-Fe/FePt磁性三层膜磁化反转过程的影响[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0,(09) .
[7] 刘艳芬,刘晓华,孙为民,刘晶会. In_2O_3(ZnO)_m超晶格纳米线的制备和性质[J]人工晶体学报, 2011,(04) .
[8] 徐劲松,赵国平,郭乃理. 磁晶各向异性的高次项对纳米材料的磁滞回线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9] 刘艳芬,刘晓华,孙为民,刘晓军. 侧向YIG/YAG超晶格表面极化子与体连续模式的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10] 潘靖,周岚,胡经国. 交换偏置系统中的反铁磁磁化与自旋波[J]物理学报, 2009,(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