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1 条
[1] | 张娟. 日本藤梨有性杂交及其果实成分含量测定[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
[2] | 吴改娥. 二倍体和四倍体枣的比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3] | 刘勇. 国光苹果芽变选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4] | 祁传磊. 大青杨多倍体的诱导[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
[5] | 路娟. 利用DNA分子标记研究梨、樱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
[6] | 刘倩. 两个葡萄雄性不育单株的花粉形态学、细胞学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
[7] | 何建华. 嘎拉早熟芽变的分子鉴定及其主要生理特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2
.
|
[8] | 许淑芳. 桃新品系‘佳红’的选育与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 2012
.
|
[9] | 时翠平. 草莓属植物细胞学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1
.
|
[10] | 金英善. 苹果梨有效授粉受精期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D]延边大学, 2001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 廖明安. 金花梨芽变单系筛选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
[2] | 齐永顺. 葡萄四倍体诱导及其生物学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9
.
|
[3] | 邓群仙. 枇杷种子退化的胚胎学机制及中度退化种子株系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
|
[4] | 刘晶. 中国豆梨与川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 2013
.
|
[5] | 宗宇. 中国北方野生杜梨的遗传多样性和谱系地理研究[D]浙江大学, 2014
.
|
[6] | 玉苏甫·阿不力提甫(Yusuf.Ablitif). 新疆的梨种质资源评价及核心种质库构建[D]新疆农业大学, 2014
.
|
[7] | 于海利.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增效剂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15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9 条
[1] | 徐晋麟,李煜照,江力,陈晋勇. 用改良微核技术监测水质的初步报告[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02)
.
|
[2] | 聂振朋,温明霞,徐建国,柯甫志,罗君勤,李丽. 果树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07,(23)
.
|
[3] | 张育明,辛孝贵,王巨. 中国山楂属植物染色体数目和同工酶的研究[J]辽宁果树, 1986,(01)
.
|
[4] | 闫忠业. 苹果梨的育种价值[J]北方果树, 2003,(04)
.
|
[5] | 孙毅,李宝江,张茂君. 秋子梨花朵和花粉特性的研究[J]北方果树, 2008,(03)
.
|
[6] | 刘延杰. 梨抗寒品种的选育与展望[J]北方园艺, 2003,(03)
.
|
[7] | 薛陈心,崔明稳,赵锦,刘孟军. 欧洲黑莓的染色体观察[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06)
.
|
[8] | 李树贤. 植物同源多倍体育种的几个问题[J]西北植物学报, 2003,(10)
.
|
[9] | 何天明,吴玉霞. 香梨杂种后代花粉发育类型及其花药的解剖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2011,(11)
.
|
[10] | 张艺萍,夏晶,崔光芬,吴丽芳,王祥宁,郭树华,吴学尉,王继华. 百合‘Siberia’בManissa’种间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核型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 2012,(02)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 滕元文,鲍露,郑小艳. 梨属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关系[A]中国园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4
.
|
[2] | 王强,张茂君. 苹果梨主要农艺性状遗传规律及其选育的新品种[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
[3] | 汤浩茹,王小蓉,甘玲,董晓莉,罗娅. 遗传标记及其在梨上的应用[A]全国第四届梨科研、生产与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