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伍祥超. 格子Boltzmann方法在流体流动及传热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9 条
[1] 刘显茜. 生物多孔材料非稳态收缩及其对传热传质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0 .
[2] 龚玮. 皮肤选择性光热解效应与光疗及热损伤的评估方法和技术[D]福建师范大学, 2010 .
[3] 韩书谟. 1100kV GIS中SF6断路器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10 .
[4] 刘雪美. 喷杆喷雾机风助风筒多目标优化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5] 许兰民. 青藏铁路五道梁冻土区工程结构热扰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1 .
[6] 王治刚. 东北地区温室生物质能量供给系统及控制方式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7] 郭江峰. 换热器的热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D]山东大学, 2011 .
[8] 王立成. 带导流筒搅拌槽中液—固—固三相流场的实验与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9] 余业珍. 突片激励射流传热和混合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
[10] 孙运强. 激光内通道传输的气体热效应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44 条
[1] 赵敬源,邱永亮. 地下建筑热工环境的数值分析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5,(06) .
[2] 苏华. 水电站地下隧洞换热计算模型比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05) .
[3] 张富强,王久彬. 连铸坯凝固过程中传输现象基础知识系列讲座 第十二讲 流体运动基础[J]鞍钢技术, 1998,(05) .
[4] 张富强,王久彬. 连铸坯凝固过程中传输现象基础知识系列讲座 第十三讲 连铸结晶器中钢液流动的研究[J]鞍钢技术, 1998,(06) .
[5] 杨双根,金开军,朱春玲. 液冷组件热设计[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
[6] 潘晓东,唐健生,田竹君,李振兴. 花道泡水质模拟预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1) .
[7] 王阳,赵连刚. 钢包吹氩精炼过程钢水流动与混合行为的研究[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7,(06) .
[8] 冯亮花,刘坤,康小兵,蒋德阳. 步进式加热炉板坯温度场数值模拟[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1,(01) .
[9] 叶云,刘峰,栗冀,洪林,张春宇,李向楠. 蓄热烧嘴内气体流动速度偏心数值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1,(01) .
[10] 王世萍,栾永卫,赵惇殳. 高组装密度器件的散热分析[J]半导体学报, 1996,(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1 条
[1] 周思柱,陈翔,吴汉川,祝克强,黄天成. 混砂车搅拌罐流场分析方法[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2] 吴鹏松,吴朝野,周东华. 适应性非线性前馈控制系统在钢轨热处理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 2012 .
[3] 程彬,李敏霞,马一太. 强化管外降膜蒸发的机理分析[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4] 张同荣,欧阳新萍,姜帆,司少娟. 斜翅型冷凝强化换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5] 姜帆,欧阳新萍,李海珍,张同荣. Turbo-B类池沸腾双侧强化管传热性能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6] 石正军,唐涛,赵晓平. 多孔介质对自流式充气影响的数值模拟[A]第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7] 李贵,孙蓓蓓,朱壮瑞,高晔. 基于FLUENT的发动机舱内部流场数值模拟[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8] 沈兴荣,冯学梅,蔡荣泉. 大型集装箱船桨舵干扰粘性流场的数值计算研究[A]2007年船舶力学学术会议暨《船舶力学》创刊十周年纪念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7 .
[9] 许进,植仲培,李军,凌长明. 靠背式测速探头感受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 2007 .
[10] 雷永平,史耀武. 表面张力与合金元素汽化对激光加热表面温度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 1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