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 陈红宝. 巴丹吉林沙漠气象观测与气候特征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
|
[2] | 田幼华. 南疆水陆混合下垫面大气边界层特征研究[D]新疆大学, 2011
.
|
[3] | 李振杰. 塔克拉玛干沙漠塔中近地层湍流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 2010
.
|
[4] | 马兰花. 荒漠增温效应下绿洲区域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利用[D]石河子大学, 2006
.
|
[5] | 赵强. 准噶尔盆地沙漠增温效应下绿洲热量资源分异规律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06
.
|
[6] | 甄灿明. 白洋淀地区非均匀边界层结构的观测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7
.
|
[7] | 王晶.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风温湿廓线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
.
|
[8] | 陈磊.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上空水汽收支和传输的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 2008
.
|
[9] | 乔娟. 西北干旱区大气边界层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9
.
|
[10] | 刘强. 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肖塘地区近地层微气象特征研究[D]新疆大学, 2010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4 条
[1] | 谷良雷,胡泽勇,吕世华,姚济敏. 藏北高原夏季典型天气大气边界层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 2006,(06)
.
|
[2] | 钟中,王汉杰.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level Jet and inversion Layer over an Agroforest Ecosystem in East China Plain[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0,(02)
.
|
[3] | 周明煜,钱粉兰,陈陟,李诗明,苏立荣,徐祥德,陈联寿,刘吉成,扎西顿珠. 西藏高原斜压对流边界层风、温、湿廓线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 2002,(06)
.
|
[4] | 刘树华,胡予,胡非,梁福明,王建华,刘和平. 沙漠-绿洲陆-气相互作用和绿洲效应的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 2005,(05)
.
|
[5] | 刘树华,胡予,胡非,梁福明,王建华,刘和平. 绿洲效应的模拟及内外因子的敏感性实验[J]大气科学, 2005,(06)
.
|
[6] | 胡非,洪钟祥,陈家宜,刘熙明. 白洋淀地区非均匀大气边界层的综合观测研究——实验介绍及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分析[J]大气科学, 2006,(05)
.
|
[7] | 潘林林,陈家宜. 绿洲夜间“冷岛效应”的模拟研究[J]大气科学, 1997,(01)
.
|
[8] | 贾宝全,慈龙骏,韩德林,杨洁泉. 干旱区绿洲研究回顾与问题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 2000,(04)
.
|
[9] | 张强,胡隐樵. 绿洲地理特征及其气候效应[J]地球科学进展, 2002,(04)
.
|
[10] | 谷良雷,胡泽勇,吕世华,姚济敏. 敦煌和酒泉夏季晴天和阴天边界层气象要素特征分析[J]干旱区地理, 2007,(06)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刘树华,胡予,胡非,梁福明,王建华,刘和平. 沙漠—绿洲陆—气相互作用和绿洲效应的数值模拟[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04
.
|
[2] | 王胜,张强,王润元,刘宏谊,王鹤龄,张立功. 西北干旱区存在深厚大气边界层的最新证据[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 20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