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4 条
[1] | 卢可成. 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用于硬皮病诊断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0
.
|
[2] | 张豪磊. 579nm全固态黄光拉曼激光器的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
|
[3] | 叶捷. 用于冷镱原子光钟的399nm激光系统的设计与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
|
[4] | 张一三. 紫外飞秒激光相干光场空间调制对光丝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
|
[5] | 王静. 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受激拉曼散射控制的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11
.
|
[6] | 顾安娜. 多能级系统的二维非线性激光谱[D]宁波大学, 2011
.
|
[7] | 赵志培. 毫秒脉冲激光烧蚀下金属靶材温度场与热应力分析[D]天津大学, 2012
.
|
[8] | 贾美琳. 三苯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单双光子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
|
[9] | 郑玉芬. 二茂铁金属有机功能色素的合成及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11
.
|
[10] | 马瑞龙. 纳秒脉冲泵浦光子晶体光纤产生超连续谱[D]西安工业大学, 2012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2 条
[1] | 康慧珍. 光折变表面波激发及其在二次谐波产生中的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 2010
.
|
[2] | 任相魁. 光折变非线性表面波的研究[D]南开大学, 2010
.
|
[3] | 殷毅. 折叠型双脉冲—长脉冲调制器及其激光触发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
.
|
[4] | 高俊阔. 多枝生色团的设计、合成及薄膜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
|
[5] | 王伟. ICF激光驱动器频率转换关键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
[6] | 李明. 高功率激光诱导液体介质产生等离子体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D]南京理工大学, 2011
.
|
[7] | 陈英. 高功率钕玻璃激光系统的宽带三倍频技术方案研究[D]复旦大学, 2010
.
|
[8] | 刘华刚.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系统的非线性频率变换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
[9] | 马磊. 酞菁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
|
[10] | 朱宵辉. 基于衰减全反射技术的聚合物非线性光学参数测量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8 条
[1] | 陈鹤平,岳古明. PS激光泵浦高压H_2的受激喇曼散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1)
.
|
[2] | 费逸伟,余从煊,王凡. 有机高分子非线性光学材料合成与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1989,(06)
.
|
[3] | 陈宝振,黄祖洽. 皮秒激光在充气毛细管中四波混频的理论描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6)
.
|
[4] | 杨怀江,沈柯,翁兆恒,周立伟. 强多态光学二次谐波信号之发生机理研究[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1995,(01)
.
|
[5] | 费逸伟,王凡,余从煊. 有机及高分子激光倍频材料[J]材料科学进展, 1989,(03)
.
|
[6] | 刘立杰,于荣金,马少杰. 双轴晶体LiB_3O_5和频与倍频转换特性的研究[J]发光学报, 1991,(02)
.
|
[7] | 吴丽萍,蒋治良. 酪氨酸的分频荧光光谱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 2001,(03)
.
|
[8] | 倪致祥. 力学量算符的正规积形式和相干态表象中的薛定谔方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02)
.
|
[9] | 袁波,曹庄琪,窦晓鸣. 极化聚合物薄膜电光系数的实时测量[J]光电工程, 2001,(05)
.
|
[10] | 戴卫韬,明海. 原子激光器和非线性原子光学[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2000,(04)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