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7 条
[1] 陈洁. 高纯铜真空净化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
[2] 李俊. 影响铝合金铸件气孔形成因素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 2011 .
[3] 苏志付. 铝合金熔体双喷头旋转精炼技术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
[4] 黄任杰. 铝合金电渣净化技术开发研究[D]中北大学, 2012 .
[5] 秦学智. 铝熔体高频电磁净化效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4 .
[6] 徐爽. 电磁连铸复合净化法制备铝合金铸坯[D]大连理工大学, 2004 .
[7] 蒋海霞. 铝熔体除氢的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 .
[8] 唐春. ZL107铸造铝合金的微量合金强韧化[D]重庆大学, 2004 .
[9] 郭庆涛. 铝合金高频磁场电磁净化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5 .
[10] 唐明君. 微量元素对5383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贾非. 电磁连续铸造过程工艺优化及组织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2 .
[2] 王晓东. 电磁力对金属熔体驱动与运动形态控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2 .
[3] 钟云波. 电磁力场作用下液态金属中非金属颗粒迁移规律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 2000 .
[4] 李丘林. 空心管坯电磁连铸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3 .
[5] 郭庆涛. 金属熔体高频电磁净化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7 .
[6] 欧阳志英. 铸造铝硅合金熔体处理中添加元素的行为及相互作用研究[D]上海大学, 2007 .
[7] 聂波. 中强可焊铝镁钪合金制备及其相关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 2007 .
[8] 金文中. K417高温合金真空熔铸凝固过程的电磁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 2008 .
[9] 邓景泉. 铜基/n-AlN功能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8 .
[10] 张忠涛. 外场对铝熔体异相粒子运动及其凝固行为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0 条
[1] 胡锐,商宝禄,周尧和. 用热还原生成法制备自生Al_2O_3/Cu基复合材料[J]材料导报, 2000,(01) .
[2] 王晓东,李廷举,金俊泽. 电磁分离技术在金属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02,(06) .
[3] 邓景泉,吴玉程,陈勇. 高强高导铜(合金)基复合材料强化与物性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05,(10) .
[4] 周昆. 铝合金熔体净化技术及发展趋势[J]世界有色金属, 1997,(11) .
[5] 白世鸿,杨根仓,周少荣. 电熔剂净化对Al-4.5wt%Cu合金宏观组织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1996,(01) .
[6] 杨长贺,沈玉辉,高洪吾,孙军,高钦. 湿度对铝液去气速率影响的模拟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1,(03) .
[7] 杨长贺,陈忠士,孙军,徐远跃. 粉剂强化气泡去氢效果的模拟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3,(04) .
[8] 曹志强,张秋明,贾非,金俊泽. 铝熔体中非金属夹杂物电磁分离效率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2,(04) .
[9] 张新宇,宋宝韫. 连续挤压产品的质量控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1998,(01) .
[10] 孔祥芝. 气体的吸附分离与再生[J]低温工程, 1999,(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赵维,曾建民,甘武奎. 铝合金熔体净化处理及检测技术研究现状[A]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8 .
[2] 王英杰. 铸造铝合金熔体测氢技术[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铸造年会论文集[C], 2006 .
[3] 李坊平,刘卫民,钟华萍. 铝及其合金熔体净化技术的实践[A]全国铝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4 .
[4] 杨朴,赵云普,徐崇义,牟文祥. 提高变形镁合金铸锭质量的工艺技术保证[A]2008年全国铝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8 .
[5] 柯东杰,路贵民,陈晓,刘坚,陈群. 低成本无污染的熔炼铝合金新技术[A]2008年全国铝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8 .
[6] 杨国娟. 铸造铝合金熔炼处理及在线质量控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C],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