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牛宏亮. 糕点中合成色素、苹果汁中有机酸和中成药中马兜铃酸A的HPLC(MS)检测方法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2] 庞洁.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3] 窦夏睿. 中药配伍对关木通毒性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 .
[4] 龙绍疆. 中药关木通急性肾毒性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 .
[5] 李海山. 马兜铃酸的肾毒性及DNA损伤机制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 2003 .
[6] 赵艳玲. 银杏叶防治马兜铃酸肾病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 2004 .
[7] 王翚.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中医证候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
[8] 金弢. ET-1和VWF在马兜铃酸肾病肾组织上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 2005 .
[9] 高玉桥. 广防已对肝肾毒性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 .
[10] 李振雪. 马兜铃酸所致肾损害中DNA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 200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金华. 慢性肾衰(非透析期)中医诊疗方案的疗效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2] 马东红. 糖皮质激素对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 .
[3] 何玉华. 肾康注射液对白蛋白诱导活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 .
[4] 孙东. 马兜铃酸致大鼠肾脏和骨髓微血管损伤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 2006 .
[5] 张娜. 关木通在龙胆泻肝汤中配伍的肾毒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
[6] 陈素贤. 尾加压素Ⅱ在关木通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
[7] 李维. 骨髓干细胞移植对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化潜能及治疗作用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 2007 .
[8] 马晓鹏. 不同剂型青木香及含青木香复方对大鼠肾脏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 .
[9] 王艳艳. 马兜铃酸通过膜转运蛋白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 .
[10] 王冬燕. 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1 条
[1] 江鹏. 黄芪联合疏血通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9,(02) .
[2] 蔡浙毅,吴锋,沈冰. 健脾益气方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
[3] 王春雷,芦柏震,侯桂兰. 中药不良反应浅析[J]安徽医药, 2006,(03) .
[4] 沈水娟. 复方α-酮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患者继发性甲旁亢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 2007,(11) .
[5] 李玉清,杨春霞. 自拟益肾固本汤加减治疗血尿为主IgA肾病50例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 2006,(08) .
[6] 李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 2007,(05) .
[7] 郭建,高福云,周舒. 马兜铃酸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09) .
[8] 李东辉,徐亚文,赵兵,王艳. 中药分段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06) .
[9] 金长川,栾仲秋,张传方. 温化汤对慢性肾衰消化道症状的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1) .
[10] 刘喜红,易著文,陈丹,曾雪琪,黄丹琳,姜奕. 肾病综合征水肿治疗效果的循证医学证据[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7,(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周素娟,杜贵友,赵雍,崔海峰,王秀荣,李丽,肖永庆. 广防己提取物致大鼠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机理研究[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
[2] 林凡,许菲菲,郑荣远,吕吟秋,刘毅,黄陈平. 温州地区不明原因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3] 林凡,许菲菲,郑荣远,吕吟秋,刘毅,黄陈平. 甘露消毒丸与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病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4] 董兴刚,安增梅,冯健,俞志满,王海颖. 中医药辨证治疗IgA肾病20例疗效的临床总结[A]2006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6 .
[5] 董兴刚. 陈氏尿B方IgA肾病20例疗效的临床总结[A]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南京论坛论文汇编[C], 2008 .
[6] 魏连波,黄丽雯. 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思路与方法[A]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南京论坛论文汇编[C], 2008 .
[7] 向少伟,赖申昌,蒙宇华. 肾炎康汤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9 .
[8] 徐亚文,李东辉,赵兵,王艳.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9] 李亚秋,贾凤新,王占平,赵会娟,宫彩霞,李倩. 肾康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改善肾血液动力学临床观察[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10] 赵永德,丁学敏,孟洪霞. 中药ADR的临床监测与防范[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