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严晓红. 长期风力作用对中山杉木材性质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2] 卫佩行. 马尾松实木复合地板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3] 符韵林. 不同生长环境的杉木木材解剖研究[D]广西大学, 2003 .
[4] 朱栗琼. 杉木无性系材性变异研究[D]广西大学, 2003 .
[5] 韩玉洁. 苏北沿海防护林优化模式选择及其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 2003 .
[6] 许秀玉. 墨西哥落羽杉组织培养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7] 黄振英. 马尾松正常木与应压木生长应力及材性的比较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4 .
[8] 曹旗. 故宫古建筑木构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异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9] 杨东. 苏北海堤防护林土壤肥力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5 .
[10] 刘纪红. 江西火炬松人工林管胞解剖特性与基本密度的变异[D]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汪贵斌. 落羽杉抗性生理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3 .
[2] 陈彦. 小盐芥总DNA导入紫薇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6 .
[3] 柳学军. 落羽杉优良种源选择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6 .
[4] 李昌晓. 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树种在淹水变化条件下的生理生化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 2006 .
[5] 周玉珍. 墨西哥落羽杉优良无性系选育[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6] 夏炎. 改性速生杨木变异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8 .
[7] 汤诗杰. 南京椴生态学及园林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8 .
[8] 陈玲. 马尾松不同厚度单板制造结构胶合板工艺技术及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 .
[9] 谌红辉. 广西马尾松人工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0 .
[10] 杨东. 长江三角洲海岸防护林树种选择与配置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2 条
[1] 胡绪森,丁次平,张言平,胡兴宜,江津凡,张凌云. 江汉平原湖区落羽杉优良家系早期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 2012,(14) .
[2] 唐兴国,张美璐. 中山杉离体快繁技术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 2012,(16) .
[3] 江爱国,吴晓明,鲍燕群,吴东方. 景德镇市丘陵地区池杉栽培生长情况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8,(01) .
[4] 赵荣军,程献宝,孙娟,王小青,费本华. 针叶材管胞纵向抗拉强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1,(04) .
[5] 李昌晓,钟章成. 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分变化条件下水松幼苗的光合生理响应[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03) .
[6] 董必慧. 中山杉(Taxodium‘Zhongshansa 302’)扦插繁殖育苗试验[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05) .
[7] 胡绪森,丁次平,胡兴宜,张凌云,江津凡. 江汉平原落羽杉生长规律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 2012,(02) .
[8] 俞新妥. 中国杉木90年代的研究进展Ⅲ.杉木病虫害与材性研究综述及其研究方向[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03) .
[9] 汪贵斌,曹福亮,王麒. 土壤盐分含量对落羽杉营养吸收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01) .
[10] 卢翠香,徐峰,覃引鸾,邓紫宇,马新年. 人工林马尾松晚材率、年轮宽度和组织比量变异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 2012,(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华建峰,殷云龙,周冬琴,於朝广,徐建华. 不同水分条件对中山杉406生长与生理的影响[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