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 条
[1] 王亚伟. TRAIL、MG132对肺癌细胞生物学效应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 2011 .
[2] 张愫华. 牛磺酸棉酚的合成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3] 付勇. 肝细胞癌细胞系的细胞角蛋白异常表达及层粘连蛋白对细胞角蛋白19表达的诱导[D]第四军医大学, 2001 .
[4] 楼朝阳. 人肝癌细胞系FHCC-98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与体外药理实验[D]第四军医大学, 2004 .
[5] 王凤梅. 全反式维甲酸联用氟脲脱氧核苷治疗肝癌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 2004 .
[6] 林董. 八种中草药中抗肿瘤活性物质体外筛选及其机制初探[D]福建农林大学, 2004 .
[7] 赵春玲. 重组蛋白Adinbitor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黏附与增殖影响的初步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 2004 .
[8] 陈文芳. 稳恒磁场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5 .
[9] 邹满意. 3-溴丙酮酸对SMMC-7721和H22肝癌细胞的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 2006 .
[10] 陈江. 甘氨脱氧胆酸钠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2 条
[1] 刘顺芳. 癌基因DJ-1在人肝细胞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2] 陈文芳. 磁场对不同细胞的生物效应与磁场增强抗癌药物杀伤不同肿瘤细胞的机制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 2011 .
[3] 欧阳高亮. 中国鲎鲎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诱导分化作用与机理研究[D]厦门大学, 2001 .
[4] 韩峻松. TIE2受体介导的靶向性非病毒载体的构建[D]复旦大学, 2002 .
[5] 田波. 人肝癌淋巴道转移模型体系的建立及转移机制的探讨[D]复旦大学, 2004 .
[6] 吴向华. TIE2配体寡肽的设计、筛选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靶向导入作用[D]复旦大学, 2004 .
[7] 李宗海.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介导的靶向性基因治疗导入系统[D]复旦大学, 2005 .
[8] 陈瑞川. 天然酚类抗氧化剂的抑癌作用及其机制[D]厦门大学, 2000 .
[9] 顾伟. 蟾酥有效成分蟾毒灵抗肝癌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06 .
[10] 秦葵. 胞外核苷酸抗食管癌Eca-109和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2 条
[1] 张武扬,陶文照,董荣春,吕发度,何德华. SMMC-7721人体肝癌细胞株的电镜和光镜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0,(01) .
[2] 张武扬,陶文照,董荣春,吕发度. 人体肝癌细胞林中癌巨细胞形态发生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1,(03) .
[3] 董荣春,吕发度,陈惠英,于赤兵,龚维振. 血卟啉加激光照射对人体肝癌细胞系(SMMC-7721)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3,(01) .
[4] 董荣春,吕发度,顾鸿椿,陈暨耀,诸长生,蔡怀新,许德余. 血卟啉光敏剂加不同波段的光辐照对人癌细胞系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4,(03) .
[5] 彭迁,范维杰. 裸鼠简易饲养方法和裸鼠人肝癌细胞移植模型的初步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7,(04) .
[6] 孙尔维,卢建,徐仁宝,董荣春. 糖皮质激素对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调节 Ⅰ.人体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9,(01) .
[7] 吕发度,董荣春,刘振华,陈永裕,刘植珊,李光业. 人体骨肉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0,(03) .
[8] 邹奇飞,侯瑛,刘健,葛瑞良,沈锋. 肝癌细胞系EHBC-512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10) .
[9] 张丽杰,鹿刚,张引娟,刘刚叁,单保恩. 香加皮提取物杠柳苷抑制SMMC-7721细胞Stat3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15) .
[10] 师长宏,施阳,施新猷,朱德生,李六金. 人肝癌细胞系HCC-9724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