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1 条
[1] 雷恒. 高产GABA的红曲菌种选育以及发酵工艺优化[D]武汉工业学院, 2010 .
[2] 朱新军. γ-氨基丁酸及其相关酶活性与朱砂叶螨对阿维菌素抗性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3] 张恩. 绿茶无氧加工工艺及设备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1 .
[4] 萨日娜. 产γ-氨基丁酸乳球菌的鉴定及发酵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5] 罗勇泉. 豆腐渣和果渣混合物固态发酵工艺的优化与发酵物利用的研究[D]南昌大学, 2011 .
[6] 范恩宇. 短乳杆菌谷氨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浙江大学, 2010 .
[7] 王期. 生物转化法应用重组谷氨酸脱羧酶合成γ-氨基丁酸[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
[8] 杜薇薇. 羟基马桑毒素酰化衍生物对粘虫保护酶及神经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9] 付蓉. γ-氨基丁酸对作物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10] 伍君妮. 精白保胚发芽米的制备及食用品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黄亚辉. 茶树种质间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差异及γ-氨基丁酸茶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2] 崔璐. 超声波处理对糙米理化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3] 夏天.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区域冬小麦生物量模拟及粮食安全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
[4] 刘克琦. 含维生素A功能稻的选育及遗传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 2011 .
[5] 杨靖民. 利用模型对黑土条件下玉米生长和土壤碳氮循环的模拟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6] 黄俊. 利用短乳杆菌制备γ-氨基丁酸相关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
[7] 杨胜远. 利用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 thermophilus)Y-2生产γ-氨基丁酸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
[8] 郑艺梅. 发芽糙米营养特性、γ-氨基丁酸富集及生理功效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9] 张琳琳. 水稻巨大胚突变的特征特性与灌浆萌动代谢谱[D]浙江大学, 2008 .
[10] 叶新福. 不同基因型稻米营养保健品质及其利用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0 条
[1] 张珂,薛正莲. 工程菌产酶制备GABA测定条件的优化[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2012,(01) .
[2] 何轶. 沙棘果汁营养成分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5) .
[3] 李苏红,王俊伟,邵洋,刘虹. 浸泡及发芽条件对糙米吸水率·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2) .
[4] 黄亚辉,曾贞,郑红发,黄怀生. GABA茶中γ-氨基丁酸的TLC测定及提纯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8,(03) .
[5] 蒋光玉,刘洋,汪艳. 4-丁内酰胺水解酶法制备γ-氨基丁酸[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1,(01) .
[6] 吴桢,祖峰. 适制高GABA、低咖啡碱茶的品种及其加工工艺研究[J]中国茶叶, 2008,(02) .
[7] 黄亚辉,郑红发,黄怀生,王旭. Gabaron茶加工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J]茶叶通讯, 2006,(04) .
[8] 孙向东. 发芽糙米研究最新进展[J]中国稻米, 2005,(03) .
[9] 孙强,赵劲松,杨春刚. 国内外稻谷主要精深加工技术[J]中国稻米, 2007,(02) .
[10] 许辉,廖攀,许明,黄志伟,程祖锌,董彦君,开国银. 水稻谷氨酸脱羧酶基因(OsGAD3)分子进化与表达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陈嘉东,钟国才,王亚军,刘光亚,陈威. 不同品种糙米萌发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特征[A]广东省食品学会第六次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2] 李苏红,邵洋,刘虹,王晓婷. 不同浸泡、发芽条件对糙米吸水率、发芽率和GABA含量的影响[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 2010 .
[3] 徐培渝,郭旋,庞定国,王正书. 玉米肽糙米胚芽片对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的研究[A]低碳生活与健康损害论坛——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风险评价专业委员会全国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第5次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 2011 .
[4] 黄亚辉,郑红发,黄怀生,王旭. Gabaron茶加工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A]湖南省茶叶优势区域建设会议暨湖南省茶叶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5] 黄亚辉,曾贞,郑红发,黄怀生. GABA茶中γ-氨基丁酸的TLC测定及提纯研究[A]2008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 2008 .
[6] 黄亚辉,曾贞. GABA茶中γ-氨基丁酸的TLC测定及提纯研究[A]第二届中草药提取关键技术与提取物产业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7] 盛清. 天然生理活性物质-γ-氨基丁酸的研究近况[A]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5 .
[8] 郭旋,徐培渝. 玉米肽糙米胚芽片对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的研究[A]全国自由基医学与毒理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集[C], 2011 .
[9] 倪娟桢,郑新强. γ-氨基丁酸茶的研究进展[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