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5 条
[1] 唐亮. 杜仲优良无性系快速微繁殖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2] 翟俏丽. 真菌诱导子促进白桦悬浮细胞中三萜合成机理的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3] 曼苏尔·那斯尔. 早春短命植物绵果荠植株再生体系建立[D]新疆农业大学, 2011 .
[4] 刘昌勇. 杜仲主要活性成分形成积累及其营养调控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
[5] 丁奋霞. 利用微生物发酵提取杜仲胶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6] 苗磊.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和纯化[D]北京化工大学, 2011 .
[7] 张志广. 反式-1,4-聚异戊二烯结晶性对SBR/TPI并用胶性能的影响[D]青岛科技大学, 2011 .
[8] 黄勇. 杜仲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3 .
[9] 李琰. 杜仲愈伤组织培养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
[10] 彭金年. 杜仲醇的提取分离及合成积累动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李杨. 桃叶珊瑚苷及其衍生物的分子结构与药理活性研究[D]西北大学, 2011 .
[2] 王大玮. 杜仲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3] 杜红岩. 杜仲含胶特性及其变异规律与无性系选择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 2003 .
[4] 彭金年. 杜仲叶中杜仲胶含量与分子量分布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7 .
[5] 赵晔. 桃叶珊瑚苷和龙胆苦苷的热性能与生物代谢研究[D]西北大学, 2008 .
[6] 李琰. 雷公藤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调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7] 刘伟. 不同生育期氮磷钾胁迫对菊花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调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8] 刘攀峰. 杜仲MEP途径系列基因全长cDNA分离鉴定及序列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
[9] 侯长红. 林农木本药材供给意愿与供给决策行为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3 .
[10] 侯凯. 川白芷资源评价与植物激素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8 条
[1] 朱峰,岳红,祖恩峰,庞维强,李晓银. 新型功能材料杜仲胶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2] 田士林,李莉. 杜仲叶·皮内绿原酸含量的测定与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3) .
[3] 张颖,杨舸,谢海. 杜仲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研究[J]北方园艺, 2011,(05) .
[4] 杜红岩,孙向阳,杜兰英,孙志强. 不同产地杜仲叶含胶特性的变异规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05) .
[5]Development of HPLC Method to Evaluate Drug-processing Technique of Eucommiae Cortex[J]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2011,(03) .
[6] 林春玲,岳红,瞿润. 形状记忆材料杜仲胶的特性及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 2007,(S3) .
[7] 刘倩,岳红,江浩,陈冲. 杜仲胶/天然橡胶共混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J]材料导报, 2012,(06) .
[8] 曼苏尔·那斯尔,谭敦炎,廖康. 早春短命植物绵果荠愈伤组织诱导相关因素研究[J]草业学报, 2012,(02) .
[9] 李琰,王冬梅,姜在民,唐锐.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杜仲愈伤组织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 2004,(10) .
[10] 彭易坡,项昌金. 杜仲叶速溶茶的研制初报[J]湖北林业科技, 2006,(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王海玲,李玲蔚,陈媛媛,谈建中. 激素条件对西红花花柱愈伤组织形成及生长的影响[A]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C], 2011 .
[2] 闫松华,高迪,刘志成. 杜仲胶依顺性实验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0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大会壁报展示论文[C], 2010 .
[3] 向丽,张贵君,王晶娟. 杜仲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A]第四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暨中药鉴定学科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