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3 条
[1] | 张璜. 水稻抗寒性分析评价及QTL初步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
[2] | 邱乾栋. 桂花对低温胁迫适应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
[3] | 蒲媛媛. 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生理特性与蛋白质组的电泳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
[4] | 宋萍萍. 怀菊花种质资源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技术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0
.
|
[5] | 景艳杰. 新疆狗牙根抗寒性评价[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
[6] | 张洪亮. 微波辐射对麦长管蚜生态学特征及抗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
[7] | 谭雯. 低温胁迫下暖季型草坪草抗寒性比较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
|
[8] | 杨华. 四种暖季型草坪草的耐盐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
|
[9] | 张静. 华北高寒区药用植物引选及北沙参光合特性与钾肥肥效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10] | 金明丽. 苹果砧木实生后代抗寒性鉴定[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4 条
[1] | 王齐.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
[2] | 刘卫东. 湖南假俭草遗传多样性、生理学特性及护坡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
[3] | 张丽青. 嗜热毛壳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转基因烟草耐盐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4] | 何文锦. 灰木相思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寒胁迫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7
.
|
[5] | 王舟. 结缕草(Zoysia japonica)抗寒相关转录因子ZjDREB1基因的克隆、表达模式及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10
.
|
[6] | 武祎. 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生长特性及其与秋眠性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
.
|
[7] | 刘树兵. 中间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向小麦的转移和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 2002
.
|
[8] | 肖应辉. 水稻再生特性及其与内源激素等生理因素的关系[D]湖南农业大学, 2002
.
|
[9] | 高志红. 果梅核心种质的构建与分子标记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
[10] | 王俊平. 紫花苜蓿草产量与品质调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33 条
[1] | 刘鹏,刘庆忠,王勇,李新华. 喜温作物的低温损伤及其抗冷性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2004,(02)
.
|
[2] | 张晗,沙伟,郑琦,高永超,李汝玉,宋国安. 两种紫萼藓科植物的POD和SOD同工酶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5)
.
|
[3] | 张晗,高永超,沙伟,郑琦,李汝玉,姚凤霞,许金芳,王东健. 低温胁迫下紫萼藓科植物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2)
.
|
[4] | 池春玉,连永权,李文君,丁国华. 低温胁迫下三种冷季型草坪草的抗寒性变化[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7)
.
|
[5] | 杨立新,杜志红. 中国李品种酯酶同工酶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4)
.
|
[6] | 叶建荣,陈德俊,申亚梅. 3种含笑属植物抗寒性比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07)
.
|
[7] | 宋良图,宋国良,陶汉之. 电导法测定甘蓝型油菜抗寒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1991,(01)
.
|
[8] | 姜文武,陈式谷,杨龙. 不同施钾方法对大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0,(04)
.
|
[9] | 肖彩玲,王有科,贺春燕,李玉珍,张广忠. 低温胁迫下花椒新梢生理变化与抗寒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0)
.
|
[10] | 王琳,王林嵩,王丽,孙向东,宗秀征,李芳军,高雅. Hg~(2+)胁迫对小麦幼苗POD、CAT和SOD同工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5)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 张振英,张钢,尚爱芹,刘雯雯,张洁. 电导法和含水量评价六种观赏树木的抗寒性[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 2011
.
|
[2] | 褚西宁,白玉明,口如琴,罗建颖,程巧梅. 虫生真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的研究[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C], 1996
.
|
[3] | 李晚忱,杜娟. 外源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MnSOD)在玉米中的过量表达及其对提高抗逆性的作用[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
|
[4] | 姚允聪,周向东,王有年,刘岩. 苹果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研究 Ⅴ.短枝型苹果品种SOD表现活性及与试验条件的关系[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1998
.
|
[5] | 周宝利,林桂荣,付亚文,高艳新. 嫁接茄子防病增产效果与PPO、SOD、EST同工酶关系的初步研究[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1998
.
|
[6] | 柳李旺,龚义勤,汪隆植,王浩. 茄子与其近缘野生种几种同工酶的初步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2
.
|
[7] | 张钢,张伟,赵金霞. 春季油松和白皮松实生苗脱锻炼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5
.
|
[8] | 梁琼,谭可欣,侯明生. 对不同玉米品种(系)抗感玉米粗缩病与超氧化物歧酶和多酚氧化酶关系的研究[A]湖北省植物病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2
.
|
[9] | 赵喜亭,宋萍萍,王苗,赵月丽,郭婧,李明军. 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对怀菊花再生苗遗传稳定性的影响[A]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三十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
[10] | 郭陈会. N~+离子束注入对玉米POD和SOD同工酶的影响[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新疆现代农业论坛”论文专集[C], 20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