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2 条
[1] | 刘晓兰. 镁合金化学转化膜成膜机理及其载波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
|
[2] | 徐开东. 镁合金高能表面强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0
.
|
[3] | 于松楠. 5754铝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其理化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
[4] | 张亮. 镁铝合金成分、半固态组织和等温处理工艺[D]吉林大学, 2011
.
|
[5] | 陈明. 镁合金微弧氧化微区电弧放电机理及电源特性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 2010
.
|
[6] | 尚伟. 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溶胶凝胶复合膜层制备及其耐蚀性[D]中南大学, 2011
.
|
[7] | 陈宏. AZ91D压铸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及膜层腐蚀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 2009
.
|
[8] | 毛丽贺. 医用镁钙锌合金成分设计及表面改性研究[D]天津大学, 2009
.
|
[9] | 徐开东. 镁合金高能撞击表面纳米化与激光合金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0
.
|
[10] | 高焕方. 镁合金环保型化学转化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9 条
[1] | 陈东初,吴建峰,龚伟慧,李文芳,徐东明. AZ91D镁合金表面植酸转化膜的正交实验优化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2)
.
|
[2] | 周林,杨素媛. 镁合金表面防腐蚀技术的研究进展[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5)
.
|
[3] | 张清,李全安,井晓天,张兴渊. Sb对Mg-6Al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1,(01)
.
|
[4] | 朱立群,刘慧丛,李卫平,宋光龄. AZ91D镁合金表面热扩散渗锌膜层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5,(01)
.
|
[5] | 张津,杨栋华,王东亚,欧信兵,王振林. 镁合金表面磁控溅射沉积铝膜的力学性能[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08,(12)
.
|
[6] | 蒋建敏,耿丹丹,贺定勇. 镁合金表面电弧喷涂用铝基粉芯丝材[J]中国表面工程, 2006,(06)
.
|
[7] | 叶宏,冯燕熹,王希山. 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J]表面技术, 2002,(06)
.
|
[8] | 张津,孙智富,汪崧扬,黄奇. 镁合金表面热喷铝工艺及防腐性研究[J]表面技术, 2003,(03)
.
|
[9] | 丁玉荣,郭兴伍,丁文江,朱燕萍. 三乙醇胺对镁合金氧化膜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J]表面技术, 2005,(01)
.
|
[10] | 渠毓萍,李忠厚,秦妍梅. 镁合金表面化学镀Ni-P合金研究[J]表面技术, 2005,(01)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 条
[1] | 郑振,李宁,黎德育. 钼酸盐取代铬酸盐钝化工艺的现状[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 2007
.
|
[2] | 杨琴,蒋斌. 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研究进展[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 2007
.
|
[3] | 杨旭,潘复生,张丁非. 镁合金表面有机防护技术的发展现状[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 2007
.
|
[4] | 兰伟,王第一,陈亮朝. 镁合金磷酸盐转化膜的研究现状[A]2007高技术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材料导报》编委会年会论文集[C], 2007
.
|
[5] | 张丁非,章宗和,汪洋,彭建. 重庆市镁合金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现状[A]重庆市首届工程师大会论文集[C], 2004
.
|
[6] | 张丁非,丁培道,潘复生,彭建. 重庆镁合金研究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A]海峡两岸第二届工程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
|
[7] | 高家诚,范科,李锐,贾亮. 粉末冶金高含锰量镁锰中间合金的制备及应用[A]2009(重庆)中西部第二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9
.
|
[8] | 韩德利,高玉龙,兰伟. 磷酸盐转化膜技术在镁合金上的应用研究现状[A]2010中国·重庆第七届表面工程技术学术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C], 2010
.
|
[9] | 徐桂东,沈丽如. 镁及镁合金的腐蚀与涂层防护[A]2006全国核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
|
[10] | 张津,张唤鲲,王德仁,何业东. 镁合金铝涂层振动热扩散研究[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 20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