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常冀原. 施肥对江南油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1 条
[1] 马英姿. 药用植物蚬壳花椒化学成分分析及繁殖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2] 陆燕元. 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中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3] 郑成岩. 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4] 张海英. 硒处理对桃、枣和草莓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5] 张荻. 百子莲花芽分化及开花机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6] 魏晓雪. 外源NO对UV-B胁迫下红松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7] 艾育芳. 早晚熟油菜成花机理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8] 李倩. 马铃薯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调控措施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9] 李国龙. 甜菜苗期对干旱适应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10] 刘丽. 玉米丝氨酸羧肽酶基因(ZmSCP)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5 条
[1] 张翠华,郑成淑,孙宪芝,王文莉,李润文. 光周期诱导菊花成花及成花逆转过程中生理代谢的变化[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6) .
[2] 张玲,李付广,刘传亮,张朝军,武芝霞. 棉花耐旱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5) .
[3] 苏杰,丛靖宇,刘国军. 植物抗非生物胁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5) .
[4] 董章慧,张立军,崔震海,汪澈,阮燕晔. 糖对植物成花的调节[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5) .
[5] 王琳,夏新莉,尹伟伦. XERICO和Tyr-rich HRGP双价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9) .
[6] 郭华军. 水分胁迫过程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及其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5) .
[7] 朱旗,徐吉臣. 植物抗旱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0,(26) .
[8] 胡国霞,马莲菊,陈强,赵贵林,褚妍,任菲,李雪梅. 植物抗氧化系统对水分胁迫及复水响应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3) .
[9] 贾艾敏,李立芹,程淑芬,李秋. 烟草转基因工作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1) .
[10] 刘国荣,陈海江,徐继忠,马宝焜. 矮化中间砧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内淀粉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07,(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陈淑芳,周舟. 渗透胁迫对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 2007 .
[2] 朱永群,林超文,庞良玉. 卫星搭载对高丹草抗旱生理的影响[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3] 夏广清,何启伟,赵双宜,王翠花. 转dsRNA-LFY对大白菜开花的诱导效应[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5 .
[4] 张寿文,曹岚. 彭泽贝母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A]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0 .
[5] 张玲,刘传亮,张朝军,李付广. 棉花耐旱相关基因的筛选和克隆[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 2007 .
[6] 王迎波,王莉,单曙光,白由路,王贺,王磊,王秀利,程宪国. 氮素用量对玉米苗期生长及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 .
[7] 黄圣,何鹏,俞嘉宁. 蔗糖合成酶(GhSUS)基因家族与棉花纤维生长关系初探[A]中国棉花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