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4 条
[1] 罗丽媛. 葡萄细胞系白藜芦醇的合成动态及其代谢调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2] 肖飞. 鹰嘴豆异黄酮抑制酪氨酸酶及其包合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 2011 .
[3] 赵玉玺. α-玉米赤霉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 2011 .
[4] 宋文琦. 三种膳食结构对成年雌性大鼠和去卵巢大鼠骨量和骨结构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 2011 .
[5] 孙传艳. 葡萄组织中白藜芦醇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差异性分析[D]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1 .
[6] 张效莉. 白藜芦醇对自然衰老小鼠GSH和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1 .
[7] 闫惠丽. 红三叶草异黄酮转化为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元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11 .
[8] 姚丽娜. 杜仲的化学成分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9] 张桂春. 半胱胺及大豆黄酮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 2002 .
[10] 马学会. 大豆黄酮对产蛋鸡作用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 条
[1] 李晓薇. 大豆两个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D]吉林大学, 2011 .
[2] 危玲. 丹龙醒脑方类雌激素效应治疗老年肾虚血管性痴呆的机制[D]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1 .
[3] 郭旭东.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瘤胃消化代谢和对大鼠乳腺发育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4] 徐静华. 黄连解毒汤提取物对脑缺血动物的促智作用及机制探讨[D]沈阳药科大学, 2000 .
[5] 马卫明. 猪小肠抗菌肽分离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6] 郑雨. 加味左归饮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 .
[7] 文兴万. 针刺加营养剂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白鼠(SAMP8)行为学及中枢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 2005 .
[8] 李灵敏. Humanin对Aβ_(31-35)引起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 2006 .
[9] 方廖琼. 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的免疫促进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05 .
[10] 龙飞. 厚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7 条
[1] 艾清豹,刘德义,甘琼,何本玉,周飞. 大豆异黄酮对肉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9) .
[2] 林家逊,李芳耀,黄凤香,劳世鑫. 超声波辐射合成7-(3-溴丙氧基)异黄酮[J]安徽农业科学, 2010,(22) .
[3] 陈君琛,李怡彬,吴俐,周学划,段永刚,赖谱富. 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抑菌性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4] 文开新,王成章,严学兵,吴鹏举,李振田.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 2010,(06) .
[5] 姜义宝,杨玉荣,王成章,崔国文. 红车轴草异黄酮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 2011,(11) .
[6] 姜义宝,杨玉荣,张蕊,崔国文. 红车轴草异黄酮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6) .
[7] 石治强,吴雨珊,杨文钰,万燕,伍江波. 大豆异黄酮抑菌的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 2011,(06) .
[8] 亢守亭,车向荣,高俊杰,张晓萍. 植物雌激素在畜牧生产中的研究[J]饲料工业, 2004,(03) .
[9] 皮雄娥,费笛波,王龙英,袁超. 大豆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 2005,(04) .
[10] 李卫东,周鹏. 异黄酮及其在非豆科植物中生成的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 2005,(0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杨鉴冰. 静心宁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围绝经期专题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