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3 条
[1] 丁英钧. 关木通肾毒性与剂量时间相关性及复方配伍减轻其毒性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 2003 .
[2] 龙绍疆. 中药关木通急性肾毒性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 .
[3] 王翚.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中医证候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
[4] 金弢. ET-1和VWF在马兜铃酸肾病肾组织上的表达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 2005 .
[5] 高玉桥. 广防已对肝肾毒性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 .
[6] 马晓鹏. 三味含马兜铃酸中草药慢性肾损害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5 .
[7] 张敏.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 2006 .
[8] 王艳艳. 马兜铃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作用的研究[D]郑州大学, 2006 .
[9] 郭永超. 马兜铃酸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及其对HK-2细胞毒性的研究[D]汕头大学, 2006 .
[10] 朱运锋. 虫草菌粉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D]山东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马东红. 糖皮质激素对马兜铃酸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 .
[2] 李春香. 关木通及其复方配伍对肾毒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 2003 .
[3] 张勉之. TNF-α对肾间质纤维化细胞表型变化的作用及补肾活血法中药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 2004 .
[4] 张娜. 关木通在龙胆泻肝汤中配伍的肾毒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
[5] 高艳丽. 关木通致大鼠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模型的建立及发病机理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3 .
[6] 陈素贤. 尾加压素Ⅱ在关木通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
[7] 李维. 骨髓干细胞移植对马兜铃酸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化潜能及治疗作用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 2007 .
[8] 马晓鹏. 不同剂型青木香及含青木香复方对大鼠肾脏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 .
[9] 杨洋. 去乙酰化组蛋白酶1在马兜铃酸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7 条
[1] 鄢景森,李景辉,孙国军,刘凤云. 不同产地辽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痕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2) .
[2] 纵晓英. 马兜铃酸肾病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01) .
[3] 黄俊彦,季文萱,孟冬梅,刘凤娟. 甲基强的松龙对马兜铃酸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06) .
[4] 张五星,周伟,张志辉,张智敏,赵学伟,李大勇,肖威,周焕芝.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双肾不对称萎缩的临床验证[J]北京医学, 2006,(11) .
[5] 周栋,马东红,法雷. 马兜铃酸肾病伴范可尼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北京医学, 2010,(04) .
[6] 马东红,于阳,李明喜,李雪梅,郑法雷,程歆琦. 马兜铃酸肾病合并范可尼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北京医学, 2011,(02) .
[7] 马东红,苏颖,李明喜,李雪梅,郑法雷. 地塞米松对马兜铃酸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J]北京医学, 2012,(04) .
[8] 鄢景森,刘凤云,李景辉,田亚赛. 辽细辛中马兜铃酸A的测定方法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1,(03) .
[9] 郭建,高福云,周舒. 马兜铃酸肾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09) .
[10] 刘建华. 有毒中草药的历史与现状概述——附马兜铃酸肾病[J]东南国防医药, 2004,(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李丽. 马兜铃酸肾病(AAN)病理学研究现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 2009 .
[2] 金玲湘,诸葛璐.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变异性自发性腹膜炎伴发马兜铃酸肾病、肾小管酸中毒1例[A]第十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