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 条
[1] | 王静. 中草药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分析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 2011
.
|
[2] | 杜建修. 鲁米诺—过氧化氢—还原剂化学发光反应体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0
.
|
[3] | 何德勇. 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在儿茶酚胺类药物中的分析应用[D]西南师范大学, 2003
.
|
[4] | 翟翠萍. 肾上腺素薄层光谱电化学的动力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03
.
|
[5] | 张子瑜.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 2003
.
|
[6] | 王翠红. 抗癌药物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D]郑州大学, 2003
.
|
[7] | 张小燕. 鲁米诺后续化学发光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4
.
|
[8] | 祝兴华. 四价锰的化学发光行为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4
.
|
[9] | 杨一青. 桑色素-酸性高锰酸钾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 2005
.
|
[10] | 赵开楼.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抗菌类药分析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 2005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6 条
[1] | 胡劲波,杨水燕,孙自杰,李启隆. 甲氨蝶呤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5)
.
|
[2] | 尚军,孙自杰,胡劲波,鲁毅强,李启隆. 甲氨蝶呤在Co/GC离子注入修饰超微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
|
[3] | 曹兴銮,李启隆,胡劲波. 氟哌酸伏安行为的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2)
.
|
[4] | 郑新宇,郑丽辉,张兰. 利尿剂乙酰唑胺在玻碳电极上的伏安行为[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
[5] | 谭学才,李启隆,尚军. 阿霉素的示波极谱法[J]分析化学, 1996,(07)
.
|
[6] | 张淑敏,赫春香,喻欣,汪秀龄. 氧氟沙星的单扫描示波极谱分析[J]分析化学, 1997,(10)
.
|
[7] | 周长利,尤进茂,苏继新,卢燕,李秀玲,王晓轩,陆蕾. 锑(Ⅲ)-向红菲咯啉络合吸附波及其应用[J]分析化学, 1997,(11)
.
|
[8] | 何云华,薛元英,封满良,吕九如.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甲氨蝶呤[J]分析化学, 1998,(09)
.
|
[9] | 张国荣,李文华,陈少锋,孙天麟. 微分吸附计时电位法测定痛力克[J]分析化学, 1998,(10)
.
|
[10] | 周长利,卢燕,李竹云,李秀玲,贺季文. 络合吸附波测定痕量锡(Ⅳ)[J]分析化学, 1999,(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