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4 条
[1] 李兆防. 拮抗毛壳和木霉混用防治土传病害的初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9 .
[2] 赵丽明.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SC2 fus基因簇的克隆与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3] 宋开艳. 葡萄采后病害病原菌致病特点及拮抗菌的筛选[D]塔里木大学, 2011 .
[4] 冯凯. 针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木霉菌株筛选及花椒抗菌成分鉴定[D]曲阜师范大学, 2011 .
[5] 贾传文. 苦荬菜内生真菌中辣椒疫病拮抗菌的生理特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6] 王晖. 大连高尔夫球场主要草坪病害生防木霉菌株的筛选[D]辽宁师范大学, 2011 .
[7] 张衡宇. 植病生防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8] 卢娟. 拮抗香蕉枯萎病菌的LX1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蛋白的分离纯化与该基因的克隆[D]海南大学, 2011 .
[9] 田晓燕. 马铃薯黑痣病菌菌丝融合群鉴定及其致病力的测定[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10] 郑锦. 绿色粘帚霉对玉米大斑病生物防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0 条
[1] 顾春波. 草莓枯萎病菌对多菌灵及戊唑醇的抗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2] 罗琰. 康宁霉素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及其调控拟南芥根系生长的机制[D]山东大学, 2010 .
[3] 黄云. 植物锈菌的锈生座孢属(Tuberculina)重寄生菌及寄主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4 .
[4] 谢晶. 植物病原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及拮抗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 2004 .
[5] 高克祥. 内生真菌Chaetomium spirale, Stagonospora sp.与病原菌、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
[6] 姜兴印. 抗药木霉菌高效生防菌株生物学及其制剂加工技术[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7] 郝晓娟. 作物枯萎病生防细菌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6 .
[8] 王芊. 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及抗药性控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7 .
[9] 王占斌. 杨树抗真菌病转基因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7 .
[10] 魏林. 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发酵液中对豇豆具促生活性物质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0 条
[1] 陈建爱,王未名,陈为京. 木霉与棉萎灵抑制黄枯萎病菌生长机理比较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02,(05) .
[2] 闫霜,吴洪生,周晓冬,张富存,刘小雪,王增辉,孔祥云,刘正柱. 黄瓜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 2011,(01) .
[3] 王建锋,陆宁海. 木霉菌在农业中的研究与应用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4) .
[4] 余应建. 竹毛壳菌对六种杀菌剂的耐药性测定[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7) .
[5] 金海友,吕淑霞,于冰,李峰. 绿色木霉菌T23发酵液对番茄几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8) .
[6] 程东美,张志祥,区丽文,黄炽坤,刘任. 哈茨木霉T_2菌株耐药性的测定及其对几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0) .
[7] 夏伟,颜艳伟,张红,咸洪泉. 木霉菌Tr10的鉴定及其对几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5) .
[8] 张丽荣,康萍芝,杜玉宁,马建华. 紫外线诱变拮抗木霉产生对百菌清抗药性菌株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31) .
[9] 王晖,孙晓东,吕国忠. 钩状木霉Th12菌株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3) .
[10] 曾华兰,雷强,覃克炳,陶钰,叶鹏盛,何炼,刘朝辉,韦树谷,张骞方,李琼英. 木霉菌防治烟草黑胫病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陈建爱,王未名. 木霉突变体的变异特性分析[A]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
[2] 曾华兰,何炼,李琼芳,叶鹏盛,韦树谷,何遵信,叶香平. 麦冬根腐病的发生及生物防治初探[A]2005中国植病学会、中国菌物学会北海联合年会论文集[C], 2005 .
[3] 陈建爱,王未名. 木霉突变菌株T1010耐药及防病增效分析[A]中国菌物学会第二届青年菌物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
[4] 陈建爱,王未名,祝清俊,孙永堂. 木霉突变体T1010的变异特性分析[A]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5] 李淼,檀根甲,丁克坚,张成林,承河元,韩翔,薛莲,李丽. 木霉菌在植物病原真菌生物防治上的研究与应用前景[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C], 2003 .
[6] 赵永强,台莲梅,左豫虎,张亚玲,郑雯,靳学慧. 木霉菌T20G对立枯丝核菌拮抗机制的初步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 .
[7] 徐佳美,张璨,刘奇志,张国珍. 4种木霉菌株对5种草莓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A]草莓研究进展(IV)[C],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