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8 条
[1] 周军永. 苹果IRAP体系的建立及苹果芽变无性系的鉴定[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2] 王国良. 海带EST-SSR标记开发及TPS基因的克隆和比较遗传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3] 朱琼琼. 甜叶菊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浙江大学, 2011 .
[4] 占志勇. 不同地理种源鹅掌楸的ISSR遗传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5] 匡叶叶. 麋鹿AFLP分子标记系统的建立及其遗传多样性评估[D]浙江大学, 2011 .
[6] 程千钉. 百合杂交种的鉴定及其耐热性比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7] 马向超. 不同地理种群桑天牛遗传多样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8] 支婷. 鸭梨芽变新品种(Hc)抗黑星病及主要品种特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9] 高玉娜. 青林核桃半同胞家系果实性状及遗传特性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
[10] 刘勇. 国光苹果芽变选种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2 条
[1] 王发明. 柚(citrus grandis Osbeck)单染色体AFLP分子标记体系及文库的建立[D]福建农林大学, 2010 .
[2] 文亚峰. 人心果品种资源亲缘关系及其授粉亲和性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
[3] 王延玲. 新疆红肉苹果红色发育机理的初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4] 温景辉.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山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与核心种质构建[D]吉林农业大学, 2011 .
[5] 吕树作. 大麦DH群体在不同灌水条件生理和农艺性状的比较及水稻指纹图谱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6] 周龙. 野生樱桃李群落特征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1 .
[7] 李跃飞. 大白菜桔红心和黄心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基因定位[D]沈阳农业大学, 2011 .
[8] 叶纨芝. 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相关基因mf-CYP450的分子鉴定、克隆和序列分析[D]浙江大学, 2001 .
[9] 黎裕.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抗性及其它农艺性状的QTL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1 .
[10] 周志钦. 小金海棠遗传多样性及其Apf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遗传转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1 条
[1] 刘静. AFLP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应用[J]山东农业科学, 2010,(05) .
[2] 蔡健,王永杰,杨剑波. AFLP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2) .
[3] 李和帅,李辉亮,范海阔,黄丽云,唐龙祥. 椰子种质资源RAPD标记研究中的引物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6) .
[4] 鲁凤娟,张玉星. 影响梨AFLP技术体系关键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0) .
[5] 雷新涛,陈业渊,张建斌,金志强. 芒果种质资源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2) .
[6] 王园,金志强,陈业渊,雷新涛. 芒果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及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3) .
[7] 谭洪泉,陈善春. 柑橘杂种胚挽救及早期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5) .
[8] 吴俊,魏钦平,束怀瑞,徐凯,钟家煌. 分子标记及其在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02) .
[9] 田义,丛佩华,张新忠,曾广娟,张志宏. 苹果品种/类型的毛细管区带电泳法鉴别[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02) .
[10] 李荣,牛建新. AFLP分子标记在果树上的应用[J]北方果树, 2006,(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王强,张茂君. 分子标记及其在苹果属植物研究上的应用[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
[2] 谢江辉,刘成明,马蔚红. 芒果种质资源及选育种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2 .
[3] 易干军,于晓英,霍合强,谭卫萍,陈大成,黄自然,黄秉智. 应用AFLP进行香牙蕉品种(系)的鉴别与分类[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2 .
[4] 朱根发,郭振飞. 重要观赏兰科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A]花卉研究20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所20周年论文选集(1984-2004)[C], 2004 .
[5] 何新华,李杨瑞,郭永泽,欧世金,李荣柏. 利用ISSR鉴定吕宋芒栽培品种(系)[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5 .
[6] 张文娥,潘学军,王飞,王跃进.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葡萄遗传育种中的应用[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
[7] 沈红香,高遐虹,沈漫,张宁,王志忠,姚允聪. 部分观赏海棠品种的果实观赏性状分析[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 2007 .
[8] 吴少平,曾继吾,黄永红,彭新湘,周碧容,甘廉生,易干军. 广东果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A]第二届全国果树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9]Characterization of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Rosa roxburghii Tratt and its relatives using morphological traits, RAPD and AFLP markers[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 2005 .
[10] 白瑞霞,彭建营. DNA分子标记在果树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A]2004年北方七省市植物学年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