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71 条
[1] | 杨友坤. 堆肥中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产酶条件及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 2010
.
|
[2] | 潘涛. 一株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发酵条件及基因克隆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 2010
.
|
[3] | 李永华. 紫外诱变纤维素分解菌降解木薯渣的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 2010
.
|
[4] | 于洁. 可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群筛选及其性质初探[D]天津理工大学, 2010
.
|
[5] | 高东宁. 玉米淀粉糖渣为原料培养米曲和红曲及酱油酿造[D]江南大学, 2010
.
|
[6] | 刘海波. 高产纤维素酶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8
.
|
[7] | 李珊. 适应秸秆还田的多功能菌剂对冬小麦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及还田效应[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8] | 白玉. 嗜热子囊菌内切葡聚糖酶Ⅰ基因的DNA改组及酶学性质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
[9] | 张志翔. 海鲜下脚料提取呈味物质的工艺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11
.
|
[10] | 邵淑娟. 产凝乳酶霉菌菌种的诱变选育及其酶学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5 条
[1] | 孙万里. 稻草秸秆的预处理及生产乙醇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10
.
|
[2] | 王秀娟. 嗜热真菌纤维二糖水解酶(CBHⅠ、CBHⅡ)和内切葡聚糖酶(EGⅠ)的分子改造[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3] | 刘继培.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
[4] | 阮奇城. 红麻骨纤维质转化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
[5] | 刘凯. 改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生物酶及其控制造纸白水中DCS物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
|
[6] | 王淑军. 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iculi HJ21高温酸性α-淀粉酶及其基因克隆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8
.
|
[7] | 潘锋. 秸秆微生物共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2
.
|
[8] | 何泽超. 纤维素的酶水解及超声波对其加速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 2001
.
|
[9] | 王瑞明. 燃料乙醇固态发酵生产工艺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 2002
.
|
[10] | 张富新. 羔羊凝乳酶提取分离及特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3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6 条
[1] | 魏娟,蔺佳良,张冠军,朱明,冯丽丹. 果胶酶对早酥梨汁的澄清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1,(17)
.
|
[2] | 刘斌,蔡敬民,吴茜茜,张洁,吴克,潘仁瑞. 根霉产脂肪酶液态发酵条件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6)
.
|
[3] | 杨建海,任大明. 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固体发酵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8)
.
|
[4] | 费尚芬,鹿宁,刘坤,刘毅. 白腐菌纤维素酶高酶活菌株的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1)
.
|
[5] | 张士康,孙晓明,周惠明. 高汤中木瓜蛋白酶酶解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7)
.
|
[6] | 魏胜华,赵永利,余俊,方锦. 四氢嘧啶提高中性蛋白酶热稳定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2)
.
|
[7] | 陈亚平,王白娟,刘鲁峰,彭谦,赖泳红. 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7)
.
|
[8] | 路龙女,唐欣昀. 纳豆固体发酵和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6)
.
|
[9] | 吴京平. 多羟基化合物对中性蛋白酶热稳定性的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
[10] | 张德强,黄镇亚,张志毅. 木质纤维生物量一步法(SSF)转化成乙醇的研究(Ι)——木质纤维原料蒸汽爆破预处理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06)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 王赛月,牛明芬,庞小平. 生物菌剂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 2010
.
|
[2] | 余晓斌,郝学财. 优化纤维素酶液体发酵培养基[A]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
[3] | 施传信,江芸,夏新成,张卫辉,高峰,周光宏. 五种单体酶配伍对肉仔鸡小麦日粮非淀粉多糖消化率的影响[A]饲料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C], 2009
.
|
[4] | 谭丽平,陈明海,张惠,薛文通. 微生物酶在国内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发展[A]2007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
|
[5] | 金海洋,姚政,杨建军,蒋小华,查健生. 纤维素分解菌剂对水稻秸秆田间降解效果的影响[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 2004
.
|
[6] | 董敏,张小平,邓仕槐,K.Lindstrom. 若尔盖湿地不同温度型纤维分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酶活性研究[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4
.
|
[7] | 黄燕华,冯定远. 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A]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C], 2005
.
|
[8] | 王晓平,窦森,崔俊涛,于淼. 真菌利用纤维素形成类HA的结构特征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
[9] | 易巧夫,曹毅. 微生物纤维素酶的开发和利用[A]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 20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