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林妍. PTFE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芳香有机物电合成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9 条
[1] 帅学宏. 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及免疫学活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2] 姜登钊. 中药百部归经的研究及其在海洋中药研发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3] 王进. 岩白菜素的人体与动物药代动力学及对I_(GABA)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 2010 .
[4] 马腾文. 8-烷基巴马汀同系物的合成与药理活性评价[D]西南大学, 2011 .
[5] 黄勇华. 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6] 王志清. 北细辛种子特性及光合生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7] 郭旭东.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瘤胃消化代谢和对大鼠乳腺发育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8] 刘培. 四物汤类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9] 陈虎山. 补肾化瘀壮骨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10] 张彦民. 塔斯品碱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57 条
[1] 徐涛,潘见,袁传勋,金日生,开桂青. 液相色谱法制备山柰酚单体[J]安徽化工, 2005,(02) .
[2] 付俐,刘婧,何黎琴,王效山,洪梅,毕昱. 乙酰水杨酸苦参碱的合成[J]安徽化工, 2011,(01) .
[3] 郭泉,孙延标. 复方白带片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04) .
[4] 马玉花,孙峰,孙菁,陈桂琛,徐文华. 藏药麻花秦艽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9) .
[5] 严赞开. 电导法测定橙皮甙[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9) .
[6] 李凤玲,王笃学,李明,李利红. 苦荬菜的药理作用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3) .
[7] 马玉花,纪兰菊,陈桂琛,卢学峰. 抱茎獐牙菜中当药黄素的HPLC测定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8) .
[8] 康业斌,余真真. 丹皮酚在牡丹体内的含量及其对病虫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3) .
[9] 刘超祥,姜自见,朱峰,冯友建. 深山含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7) .
[10] 严赞开. 二氢杨梅素的分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 条
[1] 胡浩斌,郑尚珍,郑旭东. 东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A]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 2004 .
[2] 陈浩. 六味地黄丸不同剂型中熊果酸含量的比较[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6 .
[3] 周长征,马山,李明君. 速效心痛气雾剂中川芎、牡丹皮的提取工艺研究[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6 .
[4] 高世勇,季宇彬,邹翔,万梅绪,张宇金. 龙葵碱对HepG2人肝癌细胞NAT酶米氏常数及最大反应速率影响[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5] 李明. 木棉叶化学成分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6] 胡国军,曲中原,邹翔,崔兰,季宇彬. 正交设计优选青龙衣中胡桃醌提取工艺[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08 .
[7] 董玉秀,邓向涛. 连钱草中熊果酸与齐墩果酸测定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8] 徐青,王荣,陆秋艳,叶文博,曹晓卫,吴霞琴,章宗穰. 氨基乙硫醇修饰企电极直接测定芦丁含量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 2005 .
[9] 王振斌,马海乐,马晓珂. 无花果残渣中抗肿瘤成分提取技术[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 2006 .
[10] 钟明,曾建国,陈应庄,谈满良,罗炼辉. 博落回中微量生物碱的研究进展[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