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4 条
[1] | 荆宜青. QCM检测仪系统软件的优化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 2010
.
|
[2] | 黄素清. 痕量砷、铅和镉的电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 2011
.
|
[3] | 鲁哲. 基于纳米金修饰的2,4-D和IAA生物免疫传感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11
.
|
[4] | 曾琼. 基于低维纳米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湖南大学, 2009
.
|
[5] | 张小宁. 乐甫波传播特性与液体介电常数传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
.
|
[6] | 孙运红. 基于SERS方法检测的DNA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湖南大学, 2011
.
|
[7] | 陈博. 氧化石墨烯用于生物传感器的设计[D]湖南大学, 2011
.
|
[8] | 谭怡光. 压电体声波模拟生物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D]湖南大学, 2001
.
|
[9] | 李丹. 基于单分子膜自组装技术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D]湖南大学, 2001
.
|
[10] | 张书芬. 微生物生长及生化过程的压电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 2002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6 条
[1] | 蒋雪松. 用于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免疫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08
.
|
[2] | 晋晓勇. 基于信号放大技术的压电生物传感器制备及应用[D]湖南大学, 2009
.
|
[3] | 储海虹. 基于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生物传感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
|
[4] | 彭晖. 分子印迹体声波仿生传感器的研制及蛋白质与抗癌药物作用的研究[D]湖南大学, 2001
.
|
[5] | 毛友安. 核酸、蛋白质物化过程和聚合物性质压电传感研究[D]湖南大学, 2002
.
|
[6] | 尹凡. 基于平板电容模型的电容传感器以及新型压电传感器的研制与应用[D]湖南大学, 2002
.
|
[7] | 陈鸣. 链延伸及肽核酸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器阵列检测系统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02
.
|
[8] | 陈汉忠.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3
.
|
[9] | 张波. 压电石英晶体凝血分析及微阵列免疫传感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02
.
|
[10] | 王桦. 新型压电免疫传感技术用于白血病等重大疾患诊断的研究[D]湖南大学, 2005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0 条
[1] | 陈昕,周康源,顾宇,柯文鸿. 压电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J]传感技术学报, 2003,(03)
.
|
[2] | 王潇蕤,张云,张玉玮,王桦. 基于胱胺自组装膜和SiO_2纳米颗粒增强效应的日本血吸虫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 2009,(02)
.
|
[3] | 李文鹏,叶林,康琪,申大忠. 硼酸锂晶体谐振式传感器测定有机溶剂中微量水[J]传感器技术, 2004,(09)
.
|
[4] | 张平,冯立顺,康琪,申大忠. 表面活性剂在PVC膜上吸附的压电传感检测[J]传感器技术, 2005,(04)
.
|
[5] | 亓永,康琪,李晓玉,申大忠. 硅酸镧镓晶体微天平测定石蜡膜的吸附特性[J]传感器与微系统, 2006,(09)
.
|
[6] | 刘明华,府伟灵,陈鸣,汪松林,黄庆. 不同温度对压电传感器基因杂交效应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01,(06)
.
|
[7] | 张波,府伟灵,毛琼国,张雪,黄君富,蒋天伦,黄庆,汤万里,俞凡. 压电石英晶体振荡频率检测平台的建立及应用[J]重庆医学, 2003,(12)
.
|
[8] | 汪学英,孙明伟,顾锋,吴金男,尹凡. 基于压电传感技术的鲜奶总菌数快速检测方法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10)
.
|
[9] | 刘明华,府伟灵,汪松林,黄庆,汪江华. 压电基因传感器阵列的初步构建[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07)
.
|
[10] | 刘明华,府伟灵,汪松林,黄庆,陈鸣. 探针浓度对压电传感器基因杂交效应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