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董宇. 亚音速流下壁板气动弹性复杂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1 .
[2] 孙立明. 非线性系统Hopf分岔控制及应用[D]天津大学, 2012 .
[3] 曾志刚. 纳米复合材料屈曲梁参数激励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4] 吴广明. 混沌振动的系统参数研究及其仿真计算[D]昆明理工大学, 2001 .
[5] 符文彬. 规范形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 2001 .
[6] 彭解华. 非线性振动和波动系统的分岔及混沌研究[D]湖南大学, 2003 .
[7] 杨晓丽. 有界噪声扰动下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 2005 .
[8] 沈仙华. 一种求解强非线性振动系统解的转迁集表达式的方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 .
[9] 郭云松. 有界噪声激励下软弹簧杜芬振子的动力学分析[D]浙江大学, 2005 .
[10] 许东亮. 参外激励下广义Van der pol型方程的强非线性共振转迁集[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安祎春. 非线性电力系统分岔控制的研究[D]东北大学, 2009 .
[2] 陈昌萍. 具粘弹性支承的裂纹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湖南大学, 2002 .
[3] 黄胜伟. 工程结构混沌振动、混沌最优化算法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 2003 .
[4] 王韬. 内燃机配气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
[5] 罗跃纲. 转子系统故障的若干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及智能诊断研究[D]东北大学, 2002 .
[6] 符文彬.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分岔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 2004 .
[7] 塔娜. 发电机组转子轴系横扭耦合振动及网机系统不连续分岔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
[8] 钱长照.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时滞反馈分岔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 2005 .
[9] 杨金福. 流体动力润滑及轴承转子系统的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6 .
[10] 金栋平. 冰、风激励下海洋平台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和弛振分析[D]天津大学, 199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 条
[1] 袁镒吾,许锴. 求解一类非线性振动问题的谐波平衡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8,(04) .
[2] 李克安,唐驾时. 桩—土系统稳态激励的响应分析[J]工程力学, 1998,(04) .
[3] 鲍文博,闻邦椿. 一类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改进能量解析法[J]工程力学, 2006,(06) .
[4]Bursting-like motion induced by time-varying delay in an internet congestion control model[J]Acta Mechanica Sinica, 2012,(04) .
[5] 张春友,陈雪艳. 非线性振动系统同(异)宿分岔问题的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8) .
[6] 王德石,陈予恕,王良桂. 一类参数激励与强迫激励并存的非线性振动系统的分叉[J]海军工程学院学报, 1994,(02) .
[7] 彭解华,唐驾时,于德介. 退化点上van der Pol-Mathieu方程分叉解的稳定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
[8] 唐驾时. 多自由度强非线性振动的渐近解[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4) .
[9] 李克安. 一类耦合强非线性系统的近似解[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6,(03) .
[10] 彭解华,唐驾时,于德介. 非线性系统的次谐分叉解在临界点μ~2+4σ~2-1=0上的稳定性[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1,(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郝育新,刘彦琦,张伟. 基于平均法的van der Pol方程二次近似解及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7 .
[2] 邓长根. 多高层钢结构及其构件动力稳定性研究综述[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 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