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 条
[1] | 寇现娟. 牛蒡子苷元抗炎机理及双氢杨梅素对神经细胞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
[2] | 么焕开. 刺楸和独正刚化学成分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
[3] | 李明华. 罗布麻纤维抑菌成分与抑菌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 2011
.
|
[4] | 张友胜. 类茶植物显齿蛇葡萄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与DMY提制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1
.
|
[5] | 何桂霞. 藤茶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及药理作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4
.
|
[6] | 马学敏. 麻叶荨麻及活血益气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
|
[7] | 林淑英. 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04
.
|
[8] | 龚景旭. 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黄酮木脂素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芥基醇类化合物的合成[D]浙江大学, 2006
.
|
[9] | 刘东. 三叶崖爬藤、狭叶崖爬藤及西藏杓兰化学成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0
.
|
[10] | 杨序娟. 接骨木中抗骨质疏松活性成分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5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18 条
[1] | 郑小江,向班贵,刘美安,刘久长,曾文元. 藤茶种植技术规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4)
.
|
[2] | 郑小江,向东山,翟琨,刘晓鹏,周大寨. 绿凤藤茶叶片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9)
.
|
[3] | 严赞开. 二氢杨梅素的分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4)
.
|
[4] | 范永超,任顺成,李翠翠,李绍虹. 天然植物源防腐剂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2)
.
|
[5] | 张霞,杨朝东,倪德江. 显齿蛇葡萄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7)
.
|
[6] | 夏慧玲,胡居吾,熊伟,李雄辉,万翠香,林金枝. 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纯化[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2)
.
|
[7] | 欧贤红,叶勇. 双氢杨梅素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16)
.
|
[8] | 潘卫东. 黄芩素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7,(05)
.
|
[9] | 李新生,杨培君,李会宁,贾有庆,任怀远. 陕西地区石参资源的调查[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2,(03)
.
|
[10] | 刘胜贵,张祺麟,李娟. 显齿蛇葡萄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6,(02)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 周耀,丰来. 显齿蛇葡萄细胞悬浮培养研究[A]低碳农业与湖南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0
.
|
[2] | 蒋才武,梁晶. 双氢杨梅素—聚乙二醇固体分散体的研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
[3] | 严赞开,朱慧玲,胡春菊,黄先菊. 二氢杨梅素的分离及药理作用[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
[4] | 胡春菊,严赞开,曾娜. 二氢杨梅素乙酸酯的合成及抗氧化作用[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 2007
.
|
[5] | 武晓玉,张玉萌,郑作文,郭成贤,伦玉宁. 藤茶双氢杨梅树皮素对A549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wptp53表达的影响[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09
.
|
[6] | 武晓玉,张玉萌,郑作文,郭成贤,伦玉宁. 藤茶双氢杨梅树皮素对A549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wptp53表达的影响[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10
.
|
[7] | 梁胜发. 山西省关帝林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的探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与改良论文集[C], 2009
.
|
[8] | 莫可元,郑作文,阎莉,陈英. 双氢杨梅树皮素抗肉瘤S_(180)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 2011
.
|
[9] | 梁胜发. 关帝林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的探讨[A]山西省林木种苗建设研究[C], 200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