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2 条
[1] 曹瑜. 湖南牡丹栽培历史、品种资源与园林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2] 秦利军. 光皮树优株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3] 牛红梅. 造林树种车桑子的化学成分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 2010 .
[4] 武新岩. 黄瓜氮素营养诊断及调控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5] 于晓亮. 木瓜属果实的数量分类及指纹图谱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6] 王东东. 雪松松针中二氯甲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及莽草酸的提取工艺探讨[D]兰州大学, 2011 .
[7] 叶日山. 江西安远县三百山植被调查与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 2011 .
[8] 唐永春. 基于三维点云的树木分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
[9] 郑菲. 橡实壳多酚分离纯化、抗氧化及抑菌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
[10] 田玉峰. 橡实淀粉生料发酵产酒精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马立祥. 东北地区松属双维管束树种地理种群分异及其生态适应特征[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2] 陈爱玲. 杉木连栽地轮栽柳杉和闽楠后养分及铝分布与迁移动态[D]福建农林大学, 2007 .
[3] 周志钦. 小金海棠遗传多样性及其Apf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遗传转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1 .
[4] 邓洪平. 变叶海棠遗传多样性起源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2 .
[5] 王秋玉. 红皮云杉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D]东北林业大学, 2003 .
[6] 韩照祥. 陕西地区栓皮栎种群区域变异性与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
[7] 张彦妮. 复叶槭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建立及其遗传转化初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5 .
[8] 张国防. 樟树精油主成分变异与选择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 2006 .
[9] 颜家安. 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
[10] 罗言云.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花药培养及两个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的表达研究[D]四川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9 条
[1] 莫馥祯,陈振福. 伊朗芷硬胶的育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6) .
[2] 拓峰富,呼霞. 浅谈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选择[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17) .
[3] 吴巧琴. 黄山锈毛五叶参育苗技术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09) .
[4] 李秀芹,张国斌. 马褂木繁殖与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5] 陈香,肖南,刘艳梅,王春香,李蕴,何胜文,肖宜安. 不同光强下含笑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04) .
[6] 陈绍林,张志华,廖于实,李红军,孙云逸.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秃杉原生种群生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 .
[7] 韩玉林. 优良绣球品种“尼克兰”培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9) .
[8] 周杰,姜良宝,陈俊愉,陈瑞丹. 抗寒棕榈繁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1) .
[9] 张浩. 台州市园林植物特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5) .
[10] 白重炎,张咏梅. 延安蔷薇科鞣料植物野生资源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宋晓东,尤国春,徐树堂,高映环,徐海涛. 科尔沁沙地针叶树引种试验[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 2007 .
[2] 刘艳萍,陈志林,张洋. 北美鹅掌楸林的人工更新[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 2008 .
[3] 岳新丽,季兰. 榛子遗传育种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
[4] 于守超,赵红霞,赵兰勇. 平阴玫瑰品种的过氧化物酶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
[5] 侯伯鑫,刘正先,杨曦坤,涂安娜,陈周. 湖南牡丹栽培应用史考[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C], 2009 .
[6] 何飞,马钦彦,刘兴良,王金锡,何大洪. 四川野生木兰科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其地理分布特点[A]四川省水土保持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7 .
[7] 唐宇丹,王黎莉,赵九洲,石雷. 夏栎和栓皮栎幼苗水分适应性研究[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 2007 .
[8] 刘艳萍,陈志林,张洋. 北美鹅掌楸林的人工更新[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9] 蒋祥娥,蔡桁. 乌桕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与改良论文集[C], 2009 .
[10] 蒋祥娥,蔡桁. 乌桕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