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范真. 论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制度的构建[D]兰州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0 条
[1] 张雪樵. 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 2010 .
[2] 蒋润婷. 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 2010 .
[3] 李佳. 民行交叉案件诉讼处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 2011 .
[4] 齐恩平. 业主权的释义与建构[D]黑龙江大学, 2011 .
[5] 龚钰淋. 行政法视野下的公立高校教师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
[6] 顾向明. 机构编制法定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11 .
[7] 熊菁华. 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 2001 .
[8] 杨伟东. 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1 .
[9] 章志远. 行政行为效力论[D]苏州大学, 2002 .
[10] 吴华. 行政诉讼类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72 条
[1] 章海珠. 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03) .
[2] 李晓光,孙瑞. 关于建立我国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
[3] 史新章. “行政行为成熟原则”在商标行政复议案件中的适用[J]中华商标, 2009,(10) .
[4] 何海波.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一页司法权的实践史(1990—2000)[J]北大法律评论, 2001,(02) .
[5] 哈书菊. 俄罗斯行政救济制度述评[J]北方法学, 2010,(04) .
[6] 程宗璋. 完善中国行政侵权责任制度的若干探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
[7] 朱维究,梁凤云. 西方宪政背景下行政法概念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 2000,(01) .
[8] 何兵,潘剑锋. 司法之根本:最后的审判抑或最好的审判?——对我国再审制度的再审视[J]比较法研究, 2000,(04) .
[9] 杨海坤,马生安. 中外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 2004,(03) .
[10] 何海波. 中国行政法学的外国法渊源[J]比较法研究, 2007,(0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 条
[1] 谢志强. 论行政垄断及其检察监督[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 2005 .
[2] 周兰领. 参与行政的行政诉讼保障[A]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第二次论坛--“现代民主与行政法”研讨会会议资料[C], 2006 .
[3] 刘书燃. 中国行政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 2008 .
[4]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 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 2008 .
[5] 杨力. 论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中适格当事人的制度构建——以保障当事人诉权为基点的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11 .
[6] 卜晓虹. 在尊重与制衡之间——试论对行政裁量基准的司法监控[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11 .
[7] 朱晓东. 类型、界限与规则:刍议行政审判中的“私法”应用[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11 .
[8] 石愚. 我国行政诉讼异地管辖制度疑与探[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0 .
[9] 刘洪涛,张冰,朱彦军. 现代行政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及实现路径[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 2008 .
[10] 谢宇烽. 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问题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