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5 条
[1] 罗小军. 基于VFC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2] 陈小波. 基于单电阻电流采样的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及瞬时功率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
[3] 张秋婵. 微分光纤干涉式高压电流传感器的设计[D]燕山大学, 2001 .
[4] 胡娟. 基于Rogowski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究[D]湖南大学, 2003 .
[5] 王少奎. 有源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研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3 .
[6] 翟小社. Rogowski线圈电流互感器的研制[D]沈阳工业大学, 2002 .
[7] 韩英杰. 纳秒脉冲信号的测量与波形重建[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 2004 .
[8] 金涌涛.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CT)的研究[D]武汉大学, 2004 .
[9] 姜红军. 多级控制电磁发射模型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4 .
[10] 陈庆. 电子式空芯电流互感器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钟和清. 激光热核聚变能源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
[2] 高俊山. 三级电磁推进模型及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 .
[3] 杨家志. 电爆喷涂过程中阻抗变化规律与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9 .
[4] 陈庆. 基于霍尔效应和空芯线圈的电流检测新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张涛,李澎,罗承沐,贺向前,许明圣. 罗果夫斯基线圈测量高电压及电力系统中的暂态电流[J]电工电能新技术, 2002,(03) .
[2] 王阳光,游大海,徐天奇,郭郴艳.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中数据传送的CRC校验[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8,(03) .
[3] 何金良,嵇士杰,刘俊,胡军,王善祥. 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电流传感器技术及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前景[J]电网技术, 2011,(05) .
[4] 郭秀杰,赵法起,王冉冉,罗小军,李翠云.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接口电路的实用化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 2008,(10) .
[5] 方志,赵中原,邱毓昌,李双. Rogowski线圈的高频特性分析[J]高电压技术, 2002,(08) .
[6] 任洪林,张玉红. Rogowski线圈仿真的分裂算法[J]高电压技术, 2007,(04) .
[7] 钟和清,张华,戴玲,林福昌,邹云屏,何俊佳. 采用Rogowski线圈的PFN脉冲大电流测量技术[J]高电压技术, 2007,(07) .
[8] 赵斌,石立华,李炎新,高成,徐志勇. 远程雷电流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实验[J]高电压技术, 2007,(11) .
[9] 刘宇,余占清,黄颖,王泽众,曾嵘. 配电线路雷电感应过电压真型试验研究[J]安全与电磁兼容, 2014,(01) .
[10] 李伟,杨峰. 基于自旋阀巨磁电阻传感器的直流电流测量[J]电子测量技术, 2014,(0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卞强,张民,杨涛. 基于二次谐波的磁调制式电流传感器的研究[A]现代船舶机电维修技术(2005)[C], 2005 .
[2] 王德忠. 高电压互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A]第八届长三角电机、电力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 2011 .
[3] 王德忠. 高电压互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