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8 条
[1] | 张婷. 微流控皮升级平移自发试样引入方法及其在高速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 2009
.
|
[2] | 赵金金. 芯片电泳分离—电化学发光检测联用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
|
[3] | 董秀玲. 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01
.
|
[4] | 柴逸峰. 毛细管电泳法在手性药物分析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02
.
|
[5] | 周雷激. 基于多通道光纤模式滤光检测的新型化学与生物传感理论与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 2002
.
|
[6] | 吴英. 低电压电泳芯片的研究[D]重庆大学, 2002
.
|
[7] | 陈继锋. 微通道电泳芯片及其检测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02
.
|
[8] | 金庆辉. 微通道电泳芯片系统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02
.
|
[9] | 阚建全. 甘薯糖蛋白的糖链结构与保健功能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
[10] | 郑春英. 泌炎康胶囊治疗热淋(急性泌尿系感染)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3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6 条
[1] | 李敏. 肾上腺类药物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方法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0,(03)
.
|
[2] | 刘圆圆,王荣,郭光沁,郭志强. 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产物[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0)
.
|
[3] | 陈九武,王志强. 毛细管电泳在氨基酸分析检测中的应用进展[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4,(03)
.
|
[4] | 江晶,张勇,刘虎威,罗爱芹,邓玉林,顾峻岭. 溶胶-凝胶环糊精衍生物CEC开管柱分离TATB炸药副产品[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5,(04)
.
|
[5] | 张秀敏,张曼. 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的进展及其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9,(05)
.
|
[6] | 贾晓斌,陈彦,李霞,谭晓斌,范晨怡,李连达.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新思路和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05)
.
|
[7] | 刘晓为,田丽,霍明学,王美. 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的设计[J]传感器技术, 2003,(02)
.
|
[8] | 陈超,赵湛. 线阵电极电泳芯片与单片机控制系统[J]传感器技术, 2004,(01)
.
|
[9] | 徐芳,王建芬,李媛. 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长沙医学院学报, 2009,(01)
.
|
[10] | 康鲁平,尹茶,慈薇,刘荔荔,柴逸峰,吴玉田.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三磷酸腺苷制剂含量[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08)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 侯利霞. 毛细管电泳在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及掺假方面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 2008
.
|
[2] | 王荣,贾正平,陈立仁,马骏,樊俊杰,张强,谢华. 头孢呋辛对映体的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方法研究[A]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 2004
.
|
[3] | 蒋庆峰,宋丽明,蔡振华,刘瑾,陈欣. 盐酸舍曲林与其异构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方法研究[A]'2006天津市第十七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
|
[4] | 季宇彬,汲晨锋,吴涛,王翀. 羊栖菜多糖的提取、含量测定及组分分析研究[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
[5] | 季宇彬,汲晨锋,吴涛,王翀. 羊栖菜多糖含量测定及多糖组分分析[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
[6] | 汲晨锋,季宇彬.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香菇多糖中单糖的组成[A]第11届全国离子色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 2006
.
|
[7] | 蔡少青. 中药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的对策[A]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中药关键技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 2003
.
|
[8] | 关紫烽,姜波.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定野生天麻和养殖天麻[A]第十二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2
.
|
[9] | 满微,张秀慧,王寅鹏,万志强,刘大有. 中药中微量元素的测定研究进展[A]世界元素医学(季刊)2011年第十八卷 第1、2期(总67、68期)[C], 2011
.
|
[10] | 陈少丽,陈德兴,文小平,都广礼. 方剂有效组分配伍替代全药配伍的几点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