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1 条
[1] 马绍英. LED不同光对葡萄离体试管苗生理生化特性效应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2] 罗丽媛. 葡萄细胞系白藜芦醇的合成动态及其代谢调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3] 王永刚. 银杏总酮酯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D]山东大学, 2010 .
[4] 马琳. 激素与光质对大蒜组织培养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5] 毛雅妮. 苜蓿和草木樨体细胞融合的基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6] 徐文斌. 银杏营养贮藏蛋白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7] 李晓杰. 陕西主要银杏栽培品种氨基酸变异规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8] 黄花花. 大花萱草杂交亲和性及快繁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 2011 .
[9] 葛大勇. 设施农业专用光源的研制[D]河北大学, 2001 .
[10] 卢锦花.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研究(树脂法)[D]西北工业大学, 200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李春斌. 银杏组织、细胞悬浮培养及银杏黄酮和萜内酯的提取、纯化和检测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2 .
[2] 黄文. 白果活性蛋白的分离、纯化、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2 .
[3] 秦永华. 丰香草莓高效再生的机理及遗传转化研究[D]浙江大学, 2005 .
[4] 冷平生. 银杏药效次生物生物合成及其栽培措施调控[D]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5] 刘佳佳. 高产黄酮苷和萜内酯银杏细胞系选育及黄酮苷积累调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1999 .
[6] 谢志兵. 草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导入chit42基因获得抗病种质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7 .
[7] 孙宇章. 药用植物苍术、银杏的资源遥感监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8 .
[8] 王佳静. 基于毛细管电色谱技术的药物复杂体系分离分析方法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10 .
[9] 李力. 银杏酸(C17:1)的药物代谢和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 2013 .
[10] 邵菊芳. 基于细胞培养的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5 条
[1] 康孟利,薛旭初,陈惠云,骆耀平. 光质效应和作物光敏色素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6,(04) .
[2] 祁金涛,曹君迈.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生理变化与形态建成的关系[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1) .
[3] 李晓东,王永飞,马三梅,卢爱华. 光照条件对丽格海棠不定芽诱导和增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9) .
[4] 褚四敏,陈敏洁,贾文姝,贾晋. 光质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2) .
[5] 江浩舟. 银杏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J]安徽医药, 1999,(02) .
[6] 杨红飞,杨长娟,任兴平,唐敏,尹爱娟,李枝林. LED不同光质对洋桔梗组培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11,(21) .
[7] 赵彩萍,王荣华,张治平,汪良驹. 西瓜植株再生优化体系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9,(02) .
[8] 杨长娟,凌青,任兴平,杨红飞,李枝林. LED不同光质对洋桔梗组培苗增殖的影响[J]北方园艺, 2011,(18) .
[9] 徐志刚,崔瑾,邸秀茹. 不同光谱能量分布对文心兰组织培养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04) .
[10] 师校欣,杜国强,高仪,王彦立,李秀巧. 黑暗培养对苹果组培快繁及叶片再生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吴姝. 银杏的药用研究进展[A]纪念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成立3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九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2] Xu Zhigang,Liu Xiaoy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Spectral Light along with Uniform Light Intensity on Oncidium PLB Induction,Proliferation,and Plant Regeneration[A]中国科协第249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照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量化观测与评价报告文集[C],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