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8 条
[1] 陈开华.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氮素矿化与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 2010 .
[2] 张勇娟. 围栏封育下蒿类草地群落的变化及其适应性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3] 苏本营. 沙地草地散养柴鸡取食规律及其对草地生产力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4] 张荣合. 不同的施肥措施对新造梯田土壤质量和作物作物产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 2011 .
[5] 李早霞. 不同改良措施对退化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 2011 .
[6] 郭宇然. 草原植物根系起始吸水层深度测定方法及其在不同群落状态下的表现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1 .
[7] 张艳楠. 典型草原放牧强度遥感估测[D]内蒙古大学, 2011 .
[8] 白丽艳. 近十年来阿巴嘎旗北部克氏针茅草原群落动态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
[9] 刘树军. 不同饲草的体外发酵甲烷产生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10] 王真. 蒙药冷蒿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3 条
[1] 常骏. 呼伦贝尔草地利用单元划分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 .
[2] 张庆. 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生物多样性格局及环境解释[D]内蒙古大学, 2011 .
[3] 宛涛. 冷蒿(Artemisia frigida)有性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4] 陈海军. 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繁殖性状及化学计量特征对载畜率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5] 单玉梅. 放牧强度和草地利用方式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氮矿化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6] 王静. 凋落物对典型草原植被及土壤水分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7] 李金花. 内蒙古典型草原几种优势植物生态适应对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02 .
[8] 青秀玲. 典型草原主要植物繁殖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2 .
[9] 卫智军. 荒漠草原放牧制度与家庭牧场可持续经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3 .
[10] 刘桂香. 基于3S技术的锡林郭勒草原时空动态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1 条
[1] 兰剑,沈艳. 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地20年生产力和承载力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9) .
[2] 扎西文毛,赵建中,严振英,周华坤. 围栏封育对退化草地群落功能群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4) .
[3] 刘美玲,宝音陶格涛,杨持,张新时. 不同轮割制度对内蒙古大针茅草原群落组成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
[4] 刘钟龄,王炜,梁存柱,郝敦元. 内蒙古草原植被在持续牧压下退化演替的模式与诊断[J]草地学报, 1998,(04) .
[5] 汪诗平,李永宏,王艳芬,韩苑鸿. 不同放牧率下冷蒿小禾草草原放牧演替规律与数量分析[J]草地学报, 1998,(04) .
[6] 王堃,吕进英,邵新庆. 沙漠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途径[J]草地学报, 2004,(03) .
[7] 郑红丽,乌兰巴特尔,张巧莲,庞保平,冯永清,樊明寿. 内蒙古锡林郭勒天然草地非共生固氮细菌的分布和数量动态[J]草地学报, 2009,(04) .
[8] 吴建波,包晓影,李洁,赵念席,高玉葆. 不同围封年限对典型草原群落及大针茅种群特征的影响[J]草地学报, 2010,(04) .
[9] 杨齐,赵万羽,李建龙,杨峰,钱育蓉. 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地退化现状及展望[J]草原与草坪, 2009,(03) .
[10] 王天河. 古浪县北部荒漠草场改良过程中植被变化动态的研究[J]草业科学, 2005,(08)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贾玉山,格根图,任斌. 典型草原不同退化梯度草地牧草营养与土壤特性的相关性研究[A]2007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土壤肥料与农业可持续发展)[C], 2007 .
[2] 刘朋涛,牛建明,董建军. 应用3S技术对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草地诊断的研究——以白音锡勒牧场为例[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卫星遥感技术进展及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