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刘秀霞. 吐鲁番斗鸡攻击行为的观察及鸡的攻击行为相关基因的SNP分析[D]石河子大学, 2009 .
[2] 叶力. 马氏珠母贝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D]广西大学, 2001 .
[3] 潘宝平. 几种淡水腹足类的分子遗传与分类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 2001 .
[4] 魏泽辉. 黔北黑猪、里岔黑猪等六个中国地方品种猪的RAPD分析[D]广西大学, 2002 .
[5] 杨受保. 秋浦河鳜鱼的同工酶和RAPD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2 .
[6] 石张燕. 朱鹮种群谱系构建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大学, 2003 .
[7] 王奕华. 青岛文昌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 2003 .
[8] 万建军. 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行为初步观察和遗传多样性的RADP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 2004 .
[9] 常艳波. 黄连属药用植物RAPD鉴定与亲缘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 2005 .
[10] 唐晓晶. DNA分子标记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魏朝明. 中国螽(虫斯)总科昆虫的RAPD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0 .
[2] 郭华荣. 海水鱼细胞系FG、SPH和RSBF的特性分析及其在典型海洋污染物毒性检测上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1 .
[3] 白素英. 豹猫(Felis bengalensis)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4] 李恺. 中国蟋蟀总科昆虫RAPD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2 .
[5] 杨光友. 鸭对体吸虫形态、生物学、致病性及分子遗传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3 .
[6] 龚大洁. 中国蜥蜴类DNA分子及染色体进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1997 .
[7] 郝家胜. 鹅的部分品种和有关野雁的分子系统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1997 .
[8] 曹树萍. 淫羊藿类及蛇类药材的鉴定和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
[9] 李恩.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蛇亚目系统发生关系的探讨[D]安徽师范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8 条
[1] 张金洲,项智锋,李学斌,王清华,张廷虎,赵海涛,郭玉娇. 利用RAPD指纹分析技术分析3种鲤科鱼群体的遗传变异[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4) .
[2] 沈曦,周开亚,王义权. 中国蝮属蛇类的RAPD分析[J]动物学报, 1999,(01) .
[3] 王义权,周开亚,徐珞珊,杨光,徐国钧. 几种游蛇的Cyt 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其演化关系(英文)[J]动物学报, 1999,(03) .
[4] 郑哲民,汪桂玲,黄原. 斑腿蝗科11种蝗虫RAPD带型的变异[J]动物学报, 2001,(04) .
[5] 龚大洁,周开亚. DNA分子系统学在爬行动物中的应用[J]动物学杂志, 2000,(04) .
[6] 郑莲,刘楚吾. 4种石斑鱼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J]水产科学, 2004,(11) .
[7] 于洪川,魏智清,张振汉,陈如熙,杜立新,龚伟宏. 滩羊体大品系遗传标记的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 2003,(S1) .
[8] 白素英,杨红艺,景松岩.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02) .
[9] 邢荣莲,丁君,滕利平,常亚青,宋林生. 3种鲍基因组DNA多态性的RAPD分析[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3,(03) .
[10] 孙军,顾福康. 含小球藻和无小球藻绿草履虫的基因组DNA多态性的研究[J]动物学研究, 2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