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9 条
[1] 朱清. 柴油机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控制参数研究与排气连通管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
[2] 李琦. 某16V型柴油机相继增压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
[3] 贺晓亮. 跨音速离心压气机三维流场数值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
[4] 徐杰. 发动机实时模型在ECU硬件在环测试平台中的应用与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5] 刘夏. 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规律和喷油器响应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6] 张晓斌. 涡轮增压柴油机热力系统工作过程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
[7] 吴旭艳. 重型车用柴油机二级涡轮增压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8] 李环. WD615柴油机增压系统匹配分析及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 2010 .
[9] 胡志林. 柴油机匹配二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与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 2010 .
[10] 李彦飞. 基于EGR技术路线的重型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D]天津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李德刚. 基于整车性能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与控制[D]吉林大学, 2011 .
[2] 刘博. 柴油机可调二级涡轮增压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
[3] 王绍明. 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计算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1 .
[4] 杨传雷. 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防喘振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
[5] 林学东. 车用柴油机燃烧系统参数优化及其流动分析[D]吉林大学, 2004 .
[6] 常汉宝. 舰用大功率柴油机低负荷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
[7] 刘云岗. 径流式涡轮喷嘴环低流损函数叶片设计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 2006 .
[8] 雷艳. 车用发动机气波增压器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 2008 .
[9] 王伟才. 船用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
[10] 佟德辉. 降低车用柴油机NOx排放的SCR技术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0 条
[1] 何义团,马朝臣,魏名山,朱智富. 二级增压系统压气机性能试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7,(06) .
[2] 刘云岗,孙少军,梁海波. R6160ZC柴油机增压系统设计改进[J]船舶工程, 2006,(04) .
[3] 何义团. 二级增压系统总压缩功分析与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4] 王桂华,陆家祥,谭丕强,周兴利,于建清,王安江,宋遵法,郭德昌. 小型多缸柴油机气态排放的研究[J]车用发动机, 2004,(01) .
[5] 王航,马超,朱智富. 车用涡轮机复合喷嘴初步优化设计[J]车用发动机, 2010,(06) .
[6] 杨继鹏,申立中,徐劲松,王贵勇. 基于V模型的电控柴油机涡轮增压调节控制策略开发[J]车用发动机, 2010,(06) .
[7] 雷基林,黄志平,申立中,毕玉华,张学文. 高压共轨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及性能参数优化[J]车用发动机, 2011,(05) .
[8] 薛伟,顾雪阳. 涡轮增压器转子在批量生产中的可靠性控制[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 2011,(01) .
[9] 贾宏哲. SF493ZQ型柴油机的排放控制研究[J]柴油机, 2006,(04) .
[10] 郑光清,楼狄明. 车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涡轮BPF噪声的试验研究[J]柴油机, 2008,(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张宝鑫,卫传凯,刘胜男. 某型无人机动力装置测试技术研究[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0 .
[2] 左彤梅,秦建平,李泽胜. Tier Ⅲ法规对船用柴油机增压器布置和设计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3] 王君萍,李梅,李泽胜,牛其绪. 喷嘴环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4] 曹立廷. 某型柴油机动力涡轮设计改进[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3 .
[5] 杨景玲,张燕,翟若愚,宋兆哲,杨日升,孙书艳. 气柱共振和涡轮增压器喘振噪声分析[A]计算机辅助工程及其理论研讨会2013(CAETS2013)论文集[C],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