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2 条
[1] 李法辉. 两类功能性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2] 胡珊.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的研究及其在均相免疫分析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 2010 .
[3] 何西利. 模型蛋白与中药活性成分发光行为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 2011 .
[4] 徐旻. 氧氟沙星酰腙配合物的结构、抗氧化活性及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D]兰州大学, 2011 .
[5] 彭小红. Zn~(2+)和Hg~(2+)荧光传感器的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
[6] 王丽娜. 基于Schiff碱衍生物的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
[7] 谢晓芸. 几种典型内分泌干扰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
[8] 郭玉梅. 偶氮染料的生物毒性及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作用[D]山东大学, 2011 .
[9] 洪涌. 双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
[10] 刘善斌. 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56 条
[1] 胡乃梁,陈燕,杨家祥,宋继梅,徐季昭. 一种西夫碱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汞测定中的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2] 高贵珍,刘小阳. 荧光光谱法研究茜素红S与壳聚糖的结合反应[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3] 刘炜,毕和平,张连华,汤颖,陈光英. 阿司匹林与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5) .
[4] 张建刚,李生泉,张丽. 微量淀粉含量测定的新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6) .
[5] 赵霞,范阔海. 荧光探针法研究铅离子对小牛胸腺DNA构象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4) .
[6] 杨周生. 铝—铁试剂—CTMAB荧光体系的增敏作用及其分析应用[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03) .
[7] 滕葳,柳琪.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谷物蛋白质中的酪氨酸[J]氨基酸杂志, 1993,(02) .
[8] 江彧,姚武,章丽,高峰,王伦. 吖啶橙—酚藏花红能量转移体系在DNA测定中的应用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
[9] 吴何珍,江彧. 荧光素—酚藏花红能量转移体系用于测定DNA[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10] 侯冬岩,张维华. 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双波长荧光光谱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6,(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赵东欣,姚永峰,卢奎. 光谱法研究NA和NA-Tyr-Tyr与ct-DNA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 2011 .
[2] 李卫华,刘文清,刘建国,张玉钧,杨立书,赵南京,丁志群. 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水中溶解有机物[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 2005 .
[3] 吕爱星,卢春华,邱彬,陈国南. 荧光淬灭法测定奈韦拉平的含量[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5 .
[4] 卢奎,吕名秀,赵东欣,杨亮茹. 苯丙氨酸二肽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生物分会场论文集[C], 2008 .
[5] 吕名秀,赵东欣,卢奎. 光谱法研究苯丙氨酸二肽与ct-DNA的相互作用[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 2008 .
[6] 张玲菲,郑相勇,曾晞,牟兰,大和武彦. 氮杂冠型罗丹明B-硫杂杯芳烃探针性质研究[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 2010 .
[7] 卢奎,牛乐朋,马丽. 荧光光谱法研究YKYY四肽与DNA的相互作用[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 2010 .
[8] 张芳,石永生,史晓凡. 木屑浸提物的同步荧光光谱分析[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 2011 .
[9] 吴锦绣,李梅,宋玉民,柳召刚,胡艳宏. 芦丁铕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 2009 .
[10] 敖登高娃,王晓霞. 荧光光谱法研究铜(Ⅱ)存在下保泰松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