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钟承辰. 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对土壤及植物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7 条
[1] 熊思江. 污泥热解制取富氢燃气实验及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0 .
[2] 许科伟.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 2010 .
[3] 潘飞. 啤酒厂剩余污泥堆肥高效菌群构建及其新型堆肥工艺研究[D]东华大学, 2010 .
[4] 肖升木. 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 2010 .
[5] 李广.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
[6] 刘畅. 超声预处理组合技术改善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7] 谭国栋. 城市污泥特性分析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8] 白羽. 不同生态因子下LMBR处理制药废水运行效能及数学模型[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9] 刘秀如.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1 .
[10] 岳敏. 污泥的粉煤灰调理和污泥陶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40 条
[1] 钱光毅. 城市污泥的一种全新处理方式[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04) .
[2] 桂轶,孙世群. 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处理方法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 2007,(23) .
[3] 潘青梅,温奕区. 生活污泥利用与桉树人工林施用污泥肥料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9) .
[4] 袁芳,杨朝晖.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农用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2) .
[5] 卢年春,李萍,凌云,赖发英. 城市污泥综合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5,(11) .
[6] 逯延军,吴星五. 城市生活垃圾隧道式静态好氧堆肥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2) .
[7] 储金宇,俞杰翔,张波,花银群,姚继承. 镇江市污泥特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4) .
[8] 李清秀,张雁秋,李向东.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9) .
[9] 叶劲松,吴克,蔡敬民,俞志敏,陈天虎. 好氧堆肥微生物研究方法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0) .
[10] 李海英,孙锦程. 污泥复混肥对冬小麦增产效果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1 条
[1] 汪茜,柳海波,杨煊,戢伟,王晓星. 污泥干燥处理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 2011 .
[2] 王芳,倪学勤,曾东,马志勇. DGGE技术分析接种菌剂在猪粪堆肥中的动态变化[A]全国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监测与控制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3] 杨柳,付利芝,杨松全. 微生物对堆肥过程中氮素影响的研究[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09 .
[4] 黄劲,丁庆军,胡曙光. 利用城市污水污泥和淤泥生产高强轻集料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水泥制品分会第七届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 2005 .
[5] 钱晓倩,甘海军. 城市污泥在水泥生产中的资源化利用[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6] 王建军,黄志远,万善奎. 用城市垃圾、污泥烧制生态水泥展望[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
[7] 王辉霞,孙英杰,李捷. 泥炭、粉煤灰在污泥堆肥中应用初探[A]第七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 2008 .
[8] 史红文,陈桂桥,夏文胜,丁昭全. 污泥应用于武汉园林绿化的技术论证与前景分析[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0 .
[9] 李清华,吴昊. 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究应用现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 2005 .
[10] 刘娜,梁延华,张双利. 天津城市污泥的研究及处置方向[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