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7 条
[1] | 柳风祥. 中药提取物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及多糖的提取分离鉴定和分子量测定[D]山东农业大学, 2009
.
|
[2] | 张延妮. 珠子参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0
.
|
[3] | 聂永心. 黄伞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
[4] | 刘育辰. 甘草质量评价多指标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不同来源甘草药材鉴别上的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
[5] | 李斌. 北五味子三萜类化合物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肝癌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1
.
|
[6] | 李斌. 北五味萜类化合物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肝癌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1
.
|
[7] | 王菲. 软枣猕猴桃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1
.
|
[8] | 廖娜. 黄花石蒜及臭马比木中诱导癌细胞凋亡成分及其机制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
|
[9] | 才谦. 中药独活有效部位抗风湿新药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 2001
.
|
[10] | 付玉杰. 甘草黄酮和甘草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2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6 条
[1] | 石若夫,柯薇. 辣椒素的提取和鉴定[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
|
[2] | 黄晓辉. 超声波乙醇提取葡萄渣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安徽化工, 2011,(06)
.
|
[3] | 刘松长. 分光光度法测定薄荷叶中总黄酮含量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5)
.
|
[4] | 宗斯,周从飞,江意义,李洋,赫伟. 树舌深层发酵菌丝体和发酵液中腺苷含量HPLC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21)
.
|
[5] | 李婷,侯晓东,陈文学,豆海港,仇厚援. 超声波萃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3)
.
|
[6] | 伍晓春,邹盛勤. 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2)
.
|
[7] | 伍晓春. 微波辅助提取杏香兔耳风总黄酮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7)
.
|
[8] | 孙慕芳,袁丁,王在群,胡大军,李跃伟. 信阳毛尖茶多糖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 2007,(17)
.
|
[9] | 吴耀辉,曾超珍,刘志祥. 微波提取苦丁茶中的黄酮类物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0)
.
|
[10] | 梁丹,李志伟,李明,张建夫. 天然生物碱的研究与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 郭雨桐. 灵芝多糖的研究进展[A]园艺学文集5[C], 2010
.
|
[2] | 盛丽,苏碧泉.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 2005
.
|
[3] | 陈栋,周永传,王春丽,王远明. 酶解法对灵芝多糖提取的影响[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07
.
|
[4] | 范晓丹,丘泰球. 功率超声提取技术及其最新进展[A]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7
.
|
[5] | 张明铎,任金莲,牛勇. 矩形声化学反应器纵向声场分布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
[6] | 张宁宁,吴胜举. 双频超声破解污泥实验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7
.
|
[7] | 刘志宏,周欣,张晶,饶小平,宋洪涛.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化葛泽清肝胶囊的提取工艺[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10
.
|
[8] | 赵艳红,李建科. 响应曲面法建立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榴皮多酚数学模型[A]2009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
[9] | 雷育荣,田海霞,卢晓静. 功率超声在植物油提取中的应用[A]2009年西安-上海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9
.
|
[10] | 林陈强,林戎斌,郑永标,陈济琛,林新坚. 食药用菌中的几类小分子活性物质及其提取方法[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