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1 条
[1] 陈静颖. 双能场/生物法降解废水中苯酚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 2010 .
[2] 朱杰英. 基于CCD的多通道毛细管电泳信号处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0 .
[3] 谢路冰. 基于ARM的毛细管电泳高压电源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 2010 .
[4] 路璐. 铂、钯的分离与富集和快速分析测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8 .
[5] 林清湖. 微流控毛细管电泳分析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6] 赵学财. 低阻抗型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的响应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
[7] 魏玉伟. 基于分子印迹的喹乙醇痕量残留的提取及检测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
[8] 杭栋.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微乳毛细管电动色谱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 2011 .
[9] 王倩. 紫甘蓝色素的研究[D]江南大学, 2011 .
[10] 高轻. 电磁作用下的电渗流调控[D]河北科技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张婷. 微流控皮升级平移自发试样引入方法及其在高速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 2009 .
[2] 汲晨锋. 芦笋多糖、芦笋皂苷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
[3] 刘倩. 基于新型两亲与纳米材料的毛细管电泳分析[D]湖南大学, 2009 .
[4] 李英杰. 改性β-环糊精毛细管电色谱手性整体柱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10 .
[5] 郭怀忠. 电动微分析系统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5 .
[6] 王春. 药物活性成份在线富集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及其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7 .
[7] 胡秀丽. 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和分离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8] 向前. 碳纤维毛细管电泳复合技术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 2008 .
[9] 周雷. 毛细管电泳中衍生反应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 2008 .
[10] 张银堂.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及相关技术用于蛋白质相互作用和DNA检测[D]中南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0 条
[1] 陈静颖,陶玉贵,刘海涛,王其进,谷浩. 胶束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焦化废水中苯酚[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
[2] 牛文琪,王鸿梅,李建权,韩海燕,沈成银,周士康.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9) .
[3] 魏薇,李长清,林方昭,杜晞,张学俊,肖小璞. 毛细管区带电泳用于血浆蛋白质混合物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2,(04) .
[4] 高秀霞,徐春荧,袁柏青,杨秀云.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离检测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5] 宋宝花,赵广莹,杨媛媛,李芸,丁晓静,王志. 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A及β-乳球蛋白B的纯度[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
[6] 洪锋. 毛细管电泳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8,(08) .
[7] 高晓冲,高轻,王震,高瑞昶. 消除芯片毛细管电泳弯道效应的新方法[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1,(10) .
[8] 寿崇琦,邢希学,康杰分,张志良,宋南京,尚盼. 有机硅树枝状大分子涂层毛细管电泳柱的制备及性能评价[J]分析化学, 2008,(02) .
[9] 李利军,胡大春,郝学超,高文燕,吴启涛,赖映标,李彦青. 电堆积大体积进样-在线扫集-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测定胡黄连中的4种有机酸[J]分析化学, 2011,(02) .
[10] 张智慧,阎正,蔡立鹏,于趁,王继坤. HPCE方法测定食品中皂黄色素[J]分析试验室, 2009,(S2)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窦伟峰,闫卫平,杨晓博. 基于CCD的多通道毛细管电泳芯片检测系统[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 2011 .
[2] 侯利霞. 毛细管电泳在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及掺假方面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 2008 .
[3] 谢路冰,闫卫平. 基于ARM的毛细管电泳高压电源系统设计[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10 .
[4] 曹吉超,张云峰,崔慧斐,姬胜利,王凤山. 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在糖类药物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药学会全国多糖类药物研究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5] 胡灿,郭振鹏,陈义. 利用相互作用提高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灵敏度[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2012)会议手册[C], 2012 .
[6] 袁柏青,徐春荧,曾小英,张道军. 新型发光试剂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中的应用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14 .
[7] 胡灿,郭振朋,陈义. 基于峰位移的高灵敏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A]第十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