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周书芹. 贵州苗岭南坡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D]贵州大学, 2015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7 条
[1] | 林志成. 冀西滇西等地中新生代陆生植物与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D]兰州大学, 2010
.
|
[2] | 林辰壹. 新疆葱属植物资源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
[3] | 赖瑛. 珠江三角洲广府民系祠堂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
|
[4] | 田晔林.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
[5] | 方江平. 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
[6] | 包国滔. 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 2011
.
|
[7] | 张庆. 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生物多样性格局及环境解释[D]内蒙古大学, 2011
.
|
[8] | 龙白. 槲皮素、地钱黄酮、DADS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理的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
|
[9] | 魏永平. 黄土高原苹果园植物多样性对果园昆虫群落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
[10] | 伍艳芳. 苔藓在大气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中的应用及对铜胁迫的反应[D]南京农业大学, 2008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89 条
[1] | 张晗,高永超,沙伟,郑琦,李汝玉,姚凤霞,许金芳,王东健. 低温胁迫下紫萼藓科植物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2)
.
|
[2] | 刘鹏,郭水良,黄学斌. 大别山马宗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03)
.
|
[3] | 林培贤.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动态趋势[J]安徽农学通报, 2005,(S1)
.
|
[4] | 尚建力,刘春红. 沙漠中防风固沙植物种群选择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7)
.
|
[5] | 王桂花,谢树莲,徐军,张猛,陈志昂. 三种苔藓植物的抑菌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7)
.
|
[6] | 刘莹,刘永英,牛俊英,张安世,夏虹,许会才,王育水. 苔藓植物资源应用价值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8)
.
|
[7] | 王振杰,黄士良,金红霞,赵建成,王炳富. 雾灵山药用苔藓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9)
.
|
[8] | 牛燕,王玛丽. 翠华山苔藓植物分布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4)
.
|
[9] | 郑云普,赵建成,张丙昌,张元明.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层藓类物种多样性及适应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1)
.
|
[10] | 茹欣,吴鹏程,汪楣芝. 天津八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3)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 林峰,陈兴伟. 基于DEM的九龙江流域水系分维估算[A]福建省第十一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7
.
|
[2] | 王元林. 秦汉时期番禺等岭南港口与内地、海上交通的关系[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 2007
.
|
[3] | 蓝崇钰,廖文波. 珠江口沿岸及岛屿的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研究[A]珠海—澳门生态城市建设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 2000
.
|
[4] | 左家哺,傅德志. 中国裸子植物空间分布的多样性[A]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首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1994
.
|
[5] | 曹同,赵青,于晶,宋国元. 上海市主要公园的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2002
.
|
[6] | 陈凯峰. 人居说之“闽南”[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 201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