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3 条
[1] | 武桂芝. 大沽河河道渗漏及其对洪水演进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
[2] | 穆振侠. 高寒山区降水垂直分布规律及融雪径流模拟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
[3] | 蒙海花. 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岩溶水文水资源响应[D]南京大学, 2011
.
|
[4] | 史宇. 北京山区主要优势树种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水文过程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
[5] | 李庆云. 黄土丘陵区流域径流泥沙对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
[6] | 田风霞. 祁连山区青海云杉林生态水文过程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
|
[7] | 马晓. 基于GIS的黄河水土流失评价预测模型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
.
|
[8] | 徐金涛. 长江三角洲地区小流域环境变化对水文过程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 2011
.
|
[9] | 管晓丹. 全球半干旱地区冬季快速增温的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
|
[10] | 李崇贵. 用非线性理论研究以“3S”为基础的森林蓄积定量估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1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65 条
[1] | 王向辉,卜风贤,樊志民. 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季节性灾害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4)
.
|
[2] | 陈光舟,张晓红. 淮河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4)
.
|
[3] | 王天培. 国内外遥感技术在非点源污染模拟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1)
.
|
[4] | 赵坤,傅海燕,李薇,柴天. 流域水文模型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 2009,(23)
.
|
[5] | Surface Soil Moisture Simulation for a Typical Torrential Event with a Modified Noah LSM Coupling to the NWP Model[J]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1,(01)
.
|
[6] | 王建,沈永平,鲁安新,王丽红,史正涛. 气候变化对中国西北地区山区融雪径流的影响[J]冰川冻土, 2001,(01)
.
|
[7] | 李硕,曾志远,张运生. 环境模拟和GIS集成的初步研究[J]冰川冻土, 2002,(02)
.
|
[8] | 高治定,张志红,刘占松,王玉峰.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引水坝址年径流计算与讨论[J]冰川冻土, 2002,(02)
.
|
[9] | 陈仁升,康尔泗,杨建平,张济世. 黑河出山径流的非线性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 2002,(03)
.
|
[10] | 韩萍,薛燕,苏宏超. 新疆降水在气候转型中的信号反应[J]冰川冻土, 2003,(02)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6 条
[1] | 林建,谢正辉,陈锋,肖子牛,薛建军. 2006年汛期VIC水文模型模拟结果分析[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
[2] | 黄志珍.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质量影响研究及发展趋势[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 2010
.
|
[3] | 李金辉,罗俊颉. 稳定性层状云降雨量的估算研究[A]陕西省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5
.
|
[4] | 葛徽衍,张永红,贾金海,卢亿农. 渭河流域“03.8”和“05.10”洪灾期间体积降水量研究[A]陕西省气象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
|
[5] | 姚学祥,徐晶. 体积降水量的计算与预报[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 2003
.
|
[6] | 王新龙,尤凤春,杨海龙. 海河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及应用[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 2003
.
|
[7] | 毛炜峄,吴钧,陈春艳. 0℃层高度与夏季阿克苏河洪水的关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 2005
.
|
[8] | 杨青,孙除荣,史玉光,毛纬绎,李扬. 阿克苏河流域的面雨量序列及其与径流关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 2006
.
|
[9] | 王秋香,任宜勇,刘静. 新疆近53年洪灾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山洪灾害监测、预报和评估”分会场论文集[C], 2006
.
|
[10] | 嵇磊,李宏宇,周珺. 人工增雨效果评估中的面雨量计算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Ⅱ)[C], 20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