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曹东亮. α-苦瓜素抗人乳腺癌效应研究[D]成都医学院, 2015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2 条
[1] | 叶茂. 复方金刚藤胶囊的临床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
[2] | 帅波. 非创伤性ONFH患者脂质代谢相关因子及血小板活化相关因子的临床研究及中医药的治疗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
[3] | 刘培. 四物汤类方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物质基础与配伍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
[4] | 张萍. 延胡索提取物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
|
[5] | 黄秀兰. 淫羊藿总黄酮注射液抗心肌缺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
|
[6] | 于震. 血栓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建立及双参宁心胶囊的干预作用[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6
.
|
[7] | 陈绍红. 天穹止痛胶囊防治偏头痛的药效学研究与机理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
|
[8] | 李荣. 延胡索碱及延胡索复方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
|
[9] | 梁幼雅. 不同中医治法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
|
[10] | 宋春华. 三七苦碟子提取物抗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8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5 条
[1] | 冯自立,周建军,张涛,张晓娟,季晓辉. 高效液相法测定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的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1)
.
|
[2] | 冯自立. 延胡索块茎干物质及两种生物碱积累动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03)
.
|
[3] | 苏莉,郭新异. 不同产地延胡索挥发油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3)
.
|
[4] | 刘萌,李除夕,许蕾. 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双相动态提取方法研究[J]安徽医药, 2011,(03)
.
|
[5] | 徐莉,谢冠群,温成平,范永升. 中药及中药有效成分对表观遗传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7)
.
|
[6] | 娄德帅,范涛,王储炎,颜辉,桂仲争. 全蚕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提取分离及分离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J]蚕业科学, 2010,(01)
.
|
[7] | 胡雪良. 口服颅痛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 2003,(08)
.
|
[8] | 付井华. 颅通定的临床新用途[J]临床医学, 1999,(01)
.
|
[9] | 冯书梅,孙维峰. 慢盆逐瘀汤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液流变学及病理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1,(01)
.
|
[10] | 廖九中,杨慧文,潘育方. 延胡索生物碱超声法提取工艺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2,(02)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 杜业勤,王庆全,哈木拉提·吾甫尔. 中药内服方治疗癌性疼痛用药规律分析[A]第六届中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 2010
.
|
[2] | 刘剑刚,史大卓. 活血化瘀中药有效组分及配伍的细胞流变学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 2011
.
|
[3] | 沈伟,刘波. 中药醋炙研究思路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
[4] | 李艳萍,温敏,张娅,赵远,邓家刚. 基于miRNA研究中医药治疗HIV/AIDS的作用机制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14
.
|
[5] | 宋盼红,付深振,费烨,张鹏,袁炜,高增平. 紫堇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 2014
.
|
[6] | 李朋收,时晓娟,魏颖,王东超,李博,徐暾海. 白屈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A]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1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