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褚福涛. 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研究和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5 .
[2] 钟亮. 益生菌抑制阪崎克罗诺杆菌致脑膜炎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3 条
[1] 龚明福. 新疆苦豆子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抗菌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2] 吴雨岗. 协同信号分子CD40-CD40L在结肠癌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
[3] 楼建军. 抑癌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 2012 .
[4] 焦河玲. 苦豆碱抗结肠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2011 .
[5] 杨振德. 柳蓝叶甲和分月扇舟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苦豆草生物碱的行为反应[D]南京林业大学, 2004 .
[6] 李来好. 海藻膳食纤维的提取、毒理和功能特性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5 .
[7] 张媛媛. 黄芪和苦豆子有效成分抗病毒性心肌炎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06 .
[8] 张静. 川楝素免疫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9] 武鸿斌. 人野生型PTEN基因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抑制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 2008 .
[10] 赵航. 抑癌基因PTEN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D]吉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85 条
[1] 李军,冷晓红,郝彩琴. 苦豆草生物碱提取方法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7) .
[2] 周玲. TBHQ对苦豆子总碱光分解抑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36) .
[3] 方苏,闫兴富,周立彪,李静. 苦豆子浸提物对2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J]安徽农业科学, 2011,(05) .
[4] 李军,冷晓红,郝彩琴. 苦豆草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12) .
[5] 林天兴,李超,龚明福. 拮抗性苦豆子内生细菌的遗传多样性[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4) .
[6] 雷茜. 宁夏苦豆子生态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J]北方园艺, 2008,(04) .
[7] 刘军锋,丁泽,欧阳艳,王芳,邓利. 苦豆子生物碱抗菌活性的测定[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8] 吕强,唐亮,李建华,宫鹏涛,徐晓芳,田甜,李泽中,雒伟伟,邢沈阳,张西臣,高久春. RNA干扰PTEN基因对HCT-8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2) .
[9] 哈丽娜,杨风琴,肖文婷. 宁夏道地药材苦豆子醇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1,(05) .
[10] 李端,周立刚,王敬国,李晓林,唐静,谢敏. 苦豆子提取物对黄瓜和番茄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英文)[J]西北植物学报, 2006,(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郭治彬,付金国,赵勇,刘睦胜,马延峰. 氧化苦参碱的心血管药理作用研究进展[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
[2] 朱富华. 中医药诊疗变态反应病的渊源发展[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 2008 .
[3] 林洪生,张英. 中医药与肿瘤——历史的积淀与五十年的创新发展[A]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学术论文集萃[C],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