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41 条
[1] 韩自行. 不同氮肥处理对稻茬免耕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周波. 一串红穴盘育苗控释肥施用效应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3] 陈秀灵. 不结球白菜耐高锌胁迫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4] 姚维娜. 影响安徽山核桃产量的因子及嫁接技术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5] 邵继锋. 毛竹实生苗水培体系建立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 2010 .
[6] 刘根华. 氮素对山核桃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及营养诊断[D]浙江农林大学, 2010 .
[7] 杨晶. 甜菜的抗氧化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 .
[8] 余海波. 典型边际土地能源植物种植示范及其生态效应[D]安徽师范大学, 2010 .
[9] 王海红. 局部根系水分胁迫下氮形态与供应部位对玉米干旱胁迫反应的调节[D]淮北师范大学, 2010 .
[10] 陈露露. 大棚栽培对‘翠冠’梨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D]浙江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8 条
[1] 罗新宁. 基于SPAD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营养特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10 .
[2] 刘卫东. 湖南假俭草遗传多样性、生理学特性及护坡性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3] 李金文. 基于水稻叶片生理生态学特征的氮营养诊断[D]浙江大学, 2010 .
[4] 祝丽香. 桔梗种质资源评价及白花和紫花桔梗比较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5] 宋莉萍. 不同时期叶施PGRs对大豆花荚的调控效应[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1 .
[6] 张韫. 红松、白桦幼期对NH_4~+/NO_3~-氮源利用特点及其对生态恢复的影响机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
[7] 张丽莹. 水肥耦合对温室无土栽培水果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8] 石晓艳. 甜菜亚硝酸还原酶(NiR)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 2011 .
[9] 张运红. 高活性寡糖筛选及其促进植物生长的生理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10] 史应武. 内生菌分离筛选及其对甜菜促生增糖效应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3 条
[1] 张青. 供氮水平对草莓氮素同化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7,(06) .
[2] 袁华玲,张金云,张学义,郜爱民,张辉昌. 蔬菜穴盘工厂化育苗技术及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 2003,(06) .
[3] 罗付香,杨世民,袁继超,喻晓坪,雍远成,谢力. 氮肥调控对川农麦1号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6,(08) .
[4] 王群,李潮海,张永恩,郝四平,刘松涛. 不同质地土壤夏玉米生育后期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1) .
[5] 罗毅,夏国军,姜玉梅,程水明. 施用有机酸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4) .
[6] 邢永秀,杨丽涛,李杨瑞. 巴西固氮甘蔗品种和广西主栽甘蔗品种氮代谢差异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1) .
[7] 席海军,朱延姝,冯辉,张家旺,官柏晗. 番茄弱光耐受性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 2007,(02) .
[8] 赵和文,柳振亮,刘建斌,陈甜. 无土栽培营养液pH值对黄连木幼苗生长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4,(04) .
[9] 徐芬芬,叶利民,王爱斌. 我国的淀粉、糖类和纤维植物资源及其用于乙醇发酵的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 2006,(03) .
[10] 高菲,杨宝英,王书聪,王桂玲,彭正萍,薛世川,王素花. 不同土壤肥力下玉米氮、磷、钾肥最佳用量的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孙红春,冯丽肖,谢志霞,李存东. 不同氮素水平下棉花不同部位铃-叶系统生理特性及铃重的空间分布[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2] 翟晓灵,孙兆法,陈雪辉,黄粤,李梅. 基质起始pH、水质及其pH调整对一品红生长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
[3] 许如意,别之龙,黄丹枫. 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基质栽培网纹甜瓜光合特性的影响[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分册[C],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