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6 条
[1] 汪继兵. 自控锻炼对癌症长期生存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10 .
[2] 陈宏伟. 蛹拟青霉对三种重要微量元素的有机转化及有机转化物的功能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3] 李蓉. 一种新型虫草生物学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9 .
[4] 向阳. 老龄小鼠急性心肌梗塞后心脏破裂心室重构的分子机制及NF-κB的靶向干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10 .
[5] 刘军. 海带多糖对慢性电离辐射致雄性大鼠生殖功能损伤干预机制的探讨[D]武汉大学, 2010 .
[6] 赵英永. 中药猪苓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 2010 .
[7] 宗万松. 环境氧化应激诱发蛋白质(多肽)氧化损伤评价新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8] 郭小舟. 糖微康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干预及疗效机理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 .
[9] 于征. 健脾运湿法对单纯性肥胖糖调节受损脾虚不运证患者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抵抗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10] 展照双. 肾气丸组方机理及不同剂量配比对庆大霉素肾损伤大鼠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98 条
[1] 梁骏华,钟玉芳,戴中华,石年. 1,1-双(4-氯苯)-2,2,2-三氯乙烷对大鼠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 2006,(03) .
[2] 孔小卫,于敏,查向东. 安徽蜜环菌酯酶同工酶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
[3] 蔡红娇,刘烈刚,姚平,郭庆华,吴荣庆. 体外培育牛黄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06) .
[4] 邹盛勤,陈武. 食用菌的营养成分·药理作用及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3) .
[5] 于洪飞. 冬虫夏草无性型鉴定的几种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2) .
[6] 周劲松,熊辉岩,杨春江,焦迎春,盛海彦. 黄绿蜜环菌子实体挥发油的化学成分[J]安徽农业科学, 2008,(03) .
[7] 王奇,薜阳. 野生蛹虫草与培植蛹虫草SOD酶活力的对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0) .
[8] 张海英. 九州虫草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7) .
[9] 金黎明,杨艳,王雅玲,赵小菁,田文杰,范圣第.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4) .
[10] 张建军,徐洪利,赵斐,孔丽丽,田晓梅,李志辉,宋爱刚. 虫草多糖结构及免疫功能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9,(2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 条
[1] 张帆,丁浩,曹研,吕龙,杜木英. 超声波辅助提取蜜环菌子实体多糖的工艺研究[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 2011 .
[2] 梁宗琦. 昆虫病原真菌的综合开发研究[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一卷)[C], 1986 .
[3] 李春如. 近十年虫草无性型研究进展[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五卷)[C], 2003 .
[4] 刘永霞,刘作易. 冬虫夏草无性型——中国被毛孢液体发酵研究[A]生命科学与微生物专辑[C], 2004 .
[5] 杨大荣,彭艳琼,陈吉岳,曹永强,杨培. 中国冬虫夏草寄主—蝠蛾属昆虫研究进展[A]云南省昆虫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 2009 .
[6] 李树森,张前福,殷书学. 生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留坝县万窝猪苓人工半野生栽培示范园一期工程试点[A]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C], 2010 .
[7] 李小宇,祝长杰,王芹,李森,薛强. 我国蛹虫草(Cordceps militaris)研究进展[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 2009 .
[8] 刘瑀,王珊,王小蓓,王海霞,宋成文. 超声波—硫酸自由基技术处理船舶压载水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9年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海上污染防治及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9] 林杰,游明乐. 食(药)用菌菌质的活性成分及其药理作用[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10] 林杰,游明乐. “血脂通”有效成分与调节血脂功能的临床试验[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