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66 条
[1] 张利芳. 苦瓜多糖的纯化及其免疫和抗氧化活性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梁春娜. 鸡蛋壳为原料制备醋酸钙的工艺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3] 王均玉. 中药结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4] 谭媛媛. 解毒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5] 辛超. 四妙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6] 王本鹏. 清热散瘀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7] 马宝良. 加味四妙散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湿热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8] 李士华. 单味中药对兔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 .
[9] 罗国军. 两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09 .
[10] 熊国红. 营养信息共享系统的初步设计[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2 条
[1] 董秀萍. 海参、扇贝和牡蛎的加工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肽的研究[D]江苏大学, 2010 .
[2] 赖玲. 三七总皂苷口服肠溶制剂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 2011 .
[3] 侯丽丽. 朝鲜淫羊藿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 2011 .
[4] 刘志刚. 泄浊除痹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物质基础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5] 吴彩胜. 淫羊藿有效成分分析及其体内代谢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 .
[6] 宋观礼. 益肾降压颗粒对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临床疗效及性激素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1 .
[7] 太志刚. 四种花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云南大学, 2011 .
[8] 陈虎山. 补肾化瘀壮骨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9] 庄士永. 补肾壮骨方治疗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10] 李谨. 牙齿发育的信号调控机制及淫羊藿苷的干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91 条
[1] 韩越. 速释型药物分散片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6,(04) .
[2] 张晓燕,胡禅娜,林霞,蒋春霞,刘鹏. 不同光照强度对槲蕨叶绿素荧光参数·色素含量及抗性生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4) .
[3] 赵永亮,傅体华,范巧佳,任正隆. 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RAPD和AFLP标记的多态性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6) .
[4] 齐丹,张艳玲,孙寒,王迎迎,吴月红,兰金旭,高致明. 不同播期对怀牛膝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8) .
[5] 李朝阳,陈玲,陈军,周羲,雷国为. 湘西产槲蕨不同种质资源间总黄酮含量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5) .
[6] 邹浩军,明亮. 黄酮类化合物抗炎免疫及抗衰老药理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6) .
[7] 修春英,蔡辉,郭郡浩. 淫羊藿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4,(06) .
[8] 徐先祥,孔树佳. 牛膝皂苷类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5,(01) .
[9] 郭郡浩,张永文,赵智明,姚茹冰,商玮,臧旭丽,魏群利,蔡辉. 补肾抗松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8,(05) .
[10] 贾经汉,陈秀芳,张志,王向鹏. 舒骨康煎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6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0,(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9 条
[1] 王静,孟祥才,李幕勤,赵丽. 新型羟基磷灰石基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8 .
[2] 陈彦,贾晓斌,范晨怡,石磊. 大孔吸附树脂在复方前列通胶囊中的运用[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3] 徐小燕,潘林梅. 影响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的因素及其在中药上的应用[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4] 段晓堃,徐乐勤,李晓峰,王拥军,周重建. 健腰密骨片对去卵巢大鼠股骨近端骨显微结构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09 .
[5] 刘坤,李盛华,宋贵杰. 体外成骨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在国内实验骨科中的应用[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03 .
[6] 杜文喜,童培建. 体外破骨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2004 .
[7] 刘尚全,杨颖,周丽斌,尚文斌,李凤英,唐金凤,陈名道. 淫羊藿甙对地塞米松诱导的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抑制的作用及其对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8] 杨丽,张荣华. 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应用及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 2007 .
[9] 符小艳. 四神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制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 2006 .
[10] 戴琪萍,裘敏蕾,沈丕安,陈永强. 沈氏降脂补肾方对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