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2 条
[1] 张涛. GPS/SINS超紧密组合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
[2] 王龙金. 零/低航速减摇鳍升力模型及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 .
[3] 查云飞. 类菱形车转向系统研究与分析[D]湖南大学, 2010 .
[4] 叶晓峰. 基于XML的冲压模具设计知识重用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0 .
[5] 曾智刚. 波浪运动升沉补偿液压平台关键问题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
[6] 李奇南. 钢板磁悬浮系统控制[D]浙江大学, 2010 .
[7] 朱建光. 六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10 .
[8] 刘颖明. 永磁式直驱风电机组控制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11 .
[9] 张洪阳. 永磁风力发电机分布式直流并网变流器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 2011 .
[10] 苏玲. 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29 条
[1] 朱琦,王刘芳,王庆军,汪宇. 校验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测试仪的新方法[J]安徽电力, 2009,(01) .
[2] 杨冠鲁,李晴燕,胡欣. 同步发电机监督学习神经网络励磁控制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3] 钱慧芳,陈增禄. 非线性系统的线性控制方法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4] 高洪,王文彬,余雷,张海涛,税敏. 6-3-3并联机构结构设计与虚拟样机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5] 张德祥,王莹,张倩,张媛媛. 线性控制系统Nyquist稳定判据的教学方法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6] 吴小洪,林晓新,曹占伦,姜永军,袁喜林. 三极管粘片机S曲线加减速控制[J]半导体技术, 2008,(03) .
[7] 闫鹏,李晋宏. 预焙铝电解槽模糊控制中智能策略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2,(03) .
[8] 李宇成,朱兴,郑兴凯,阴亮. 基于LQR算法的三级倒立摆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6,(03) .
[9] 柴军营,何广平. 倒立摆的一种新的控制方法[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7,(03) .
[10] 曾威,胡立臣,兰小平. 整车数字化建模环境软件的开发[J]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1,(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8 条
[1] 祝乐梅,岳宝增. 充液航天器姿态的自适应非线性动态逆控制[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 2011 .
[2] 张红旗,王璐,石磊,陈科. 数字化设计方法在军事电子装备研制中的应用[A]2004“安徽制造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 2004 .
[3] 张红旗,王璐. 面向军事电子装备的数字化设计方法[A]制造业数字化技术——2006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 2006 .
[4] 刘艳红,李春文,汤洪海. 电力系统一般非线性综合切换励磁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 2007 .
[5] 赵加祥,陈增强,徐旭林. 基于变论域模糊H~∞控制器的迟滞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 2008 .
[6] 李俊丽,张光辉,祝晓红. 新型智能变增益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 2008 .
[7] 马文涛,张庆振,史波波,高晨. 基于逆模型的再入飞行器鲁棒控制技术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 2010 .
[8]Optimal Design of Neuro-Fuzzy Controller Based on Ant Colony Algorithm[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 2010 .
[9] 曾喆昭. 基于神经元PID最优控制的汽轮机调速系统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 2010 .
[10] 诸德宏,王鹏,程新,朱熀秋. 交流主动磁轴承支承的电主轴逆系统解耦控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