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沈富. 痕量灌溉管埋深对沙培黄瓜、基质培西葫芦、土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D]宁夏大学, 2015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5 条
[1] 杨彩红. 交替灌溉对间作群体水分利用特征的影响及其机理[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2] 王齐.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 2010 .
[3] 范凤翠. 设施蔬菜控漏灌水机理与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0 .
[4] 周小玲. 4个四川桤木品系苗木的生理生态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5] 宋云民. 毛乌素沙地主要树种水分特征及植被恢复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 .
[6] 黄志. 丛枝菌根真菌对甜瓜抗旱性的生理效应及分子机制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7] 杨素苗. 灌溉方式对红富士苹果根系水分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1 .
[8] 仕玉治.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及实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
[9] 薛兰兰. 秸秆覆盖保护性种植的土壤养分效应和作物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
[10] 赵名彦. 滨海盐碱地造林技术与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95 条
[1] 刘延涛,于利华,王家仁,王勇,荣云鹏,乔秀芳,姜勤岺. 冬小麦足墒播种春灌一水超高产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 2008,(03) .
[2] 王连新,曾峰,张继祥. 分根灌溉对草莓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09,(03) .
[3] 崔金霞,李燕,陈国刚,王彩琴. 不同熟性加工番茄生育期特性的比较[J]安徽农学通报, 2008,(05) .
[4] 马金平,陈振宇,南建福. 玉米覆盖技术节水增产效果及其生态效应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07) .
[5] 董超,孟瑞娟,何东平,严美玲. 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13) .
[6] 李金才,黄义德,魏凤珍,张玉屏,黄文江. 旱作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1,(01) .
[7] 张丹,张广涛,王丽学,胡冰,孙毅,吴琼. 彭曼—蒙特斯公式在参考作物需水量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18) .
[8] 鄂利锋. 张掖市加工型番茄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20) .
[9] 常莉飞,邹志荣. 调亏灌溉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3) .
[10] 王北洪,马智宏,李淑英,黄文江,周连第. 土壤水分含量对天目琼花生理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7,(27)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1 条
[1] 许迪,谢崇宝. 张掖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农业节水关键技术及集成模式[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 2009 .
[2] 刘小刚,张富仓,杨启良,戈振扬,张彦. 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研究进展[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3] 岳文俊,张富仓. 水分胁迫后复水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4] 李浩,吴传清.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张掖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 2005 .
[5] 刘伟民,张晓彦. 果蔬保鲜技术与设备[A]'2000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研讨会论文集[C], 2000 .
[6] 杨静,张和喜. 非充分灌溉的研究探讨及展望[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8 .
[7] 杨胜天,王玉娟,吕涛,刘瑞禄. 喀斯特地区植被生态需水定额、定量研究——以贵州中部地区为例[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 2009 .
[8] 杨正亮. 城镇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 2006 .
[9] 史宏志,范艺宽,刘国顺,沈笑天,李志. 烟草水肥耦合机理研究及应用[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 2008 .
[10] 金建华,解爱国,孙书洪,王仰仁,韩娜娜. 运城地区棉花需水规律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