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 杜永鹏.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的临床试验研究[D]西北大学, 2010
.
|
[2] | 孙平华. 新型H_1受体拮抗剂咪唑斯汀的合成工艺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2
.
|
[3] | 刘雪峰. 微生物转化法制备非索非那定的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2005
.
|
[4] | 崔银峰. 可吸收性芦荟口腔药膜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 2006
.
|
[5] | 张慧.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口腔溃疡及消化道疾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 2005
.
|
[6] | 薛建英. 新型抗过敏药盐酸奥洛他定的合成工艺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4
.
|
[7] | 高永清. 新型H_1受体拮抗剂奥洛他定的合成工艺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4
.
|
[8] | 王琼. 口疮Ⅰ号治疗复发性口疮(心脾积热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 2008
.
|
[9] | 吕海英. 活性芦荟药膜对创伤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及急性毒理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 2008
.
|
[10] | 陈奉强. 抗组胺药非索非那定盐酸盐的合成与应用[D]重庆大学, 2009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方贤浩. 活性芦荟口疮缓释药膜对口腔溃疡的临床前实验研究[D]延边大学, 2012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2 条
[1] | 江勤,董六一,方明,李京培,陈志武,马传庚. 黄蜀葵花总黄酮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J]安徽医药, 2006,(02)
.
|
[2] | 张红艳,董六一,江勤,方明,李京培,陈志武,马传庚. 黄蜀葵花总黄酮抗感染性口腔粘膜溃疡及体外抗菌作用[J]安徽医药, 2006,(11)
.
|
[3] | 李绍贤,刘和凤. 反相HPLC法测定盐酸非索非那定片的含量及有关物质[J]安徽医药, 2011,(07)
.
|
[4] | 冯承水,吴功林,吴光宇,钱浩. 欧柏宁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 2011,(12)
.
|
[5] | 王建滨,关晓兵,刘萍,谢美慧. 金喉健喷雾剂局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近期疗效观察[J]北京口腔医学, 2007,(01)
.
|
[6] | 郭玉成,赵玉堂,李秀芬. 过敏煎对组胺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7,(02)
.
|
[7] | 郭玉成,赵玉堂,李秀芬. 过敏煎抗过敏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04)
.
|
[8] | 赵玉堂,许士奇. 桂枝加葛根汤对组胺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2,(01)
.
|
[9] | 李保强. 组胺的释放及其拮抗剂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5,(02)
.
|
[10] | 陈方淳,范志国,黄姣,钟晓波. 氨来呫诺口腔膜治疗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 2008,(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