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7 条
[1] 陈源. 金柑等柑橘类果实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及分离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2] 李倩. 马铃薯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调控措施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3] 崔波. 麦芽糖基-β-环糊精的酶法合成及其性质和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 2011 .
[4] 吴敬涛. 桔梗皂苷的抗氧化及脂质调节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
[5] 高建杰. 苹果两个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6] 朱敏. 紫玉米高产栽培生理机制及其花青素特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 2011 .
[7] 柯贵珍. 天然植物黄连提取物的染色性及其功能性[D]东华大学, 2011 .
[8] 袁捷. 双氢青蒿复方配伍抗疟的优越性及其作用机理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0 .
[9] 王心如. 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农药的联合毒性与毒理学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0 .
[10] 姚华. 砷作用的远期效应及其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0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94 条
[1] 丛红群,成汉义,钟进义. 葡多酚对N-亚硝基化合物诱变性的抑制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 2004,(01) .
[2] 贾庆军,杨录军,刘晋祎,周燕虹,刘胜学,曹佳. 硝酸羟胺急性毒性和诱导染色体损伤的初步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2004,(06) .
[3] 贾庆军,周燕虹,刘晋祎,杨录军,刘胜学,曹佳. 硝酸羟胺对小鼠胚胎毒性的初步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2004,(06) .
[4] 夏勇,李敏红,郑云燕,宋燕华,严峻,毛光明. 一种孕宝营养液致畸和遗传毒性的检测[J]癌变.畸变.突变, 2006,(03) .
[5] 郑立军,沈业寿,季俊虬,李宜明. 桑黄胞内多糖的抗突变和抗氧化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 2006,(06) .
[6] 艾军,何兰欣,张志学,梁索源. 甲胺磷对梨形四膜虫细胞的毒性效应[J]癌变.畸变.突变, 1994,(03) .
[7] 王树兰,祝寿芬,高竹琦,李杰萍. 液体石蜡的毒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1996,(01) .
[8] 梁坚,杨玉英,黄超培,李裕生,何启君,罗少英. 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的致畸性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1996,(01) .
[9] 詹国瑛,孙建琴,孙晓红,王惠群,詹健. 缬草的毒性及致突变性测试[J]癌变.畸变.突变, 1996,(03) .
[10] 张晨,姚华,凌冰,刘继文,刘开泰. 砷对大鼠生殖及子代发育影响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 1997,(01)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0 条
[1] 陈寒青,李吕木,计峰,金征宇. 大孔吸附树脂对红车轴草异黄酮吸附分离特性的研究[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 2005 .
[2] 钟兴刚,刘淑娟,李彦. 高花青素优质黑茶开发前景探讨[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
[3] 路纯明,王玲玲. 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总黄酮含量[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 2010 .
[4] 薛建平,朱艳芳,张爱民. 药用植物细胞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 2008 .
[5] 应乐,张士康,王岳飞,朱跃进,杨贤强. 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进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 2010 .
[6] 张莹,钟应富,袁林颖,周正科. 茶多酚制备工艺研究及产业化发展现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 2010 .
[7] 石红旗,赵贝贝. 盐生植物翅碱蓬花青素类活性物质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生物工程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8] 周思宇,翟成凯. 几种不同谷物的营养特性及医学功效研究进展[A]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10 .
[9] 王庆菊,吕福梅,沈向. 四种李属红叶树种叶片花青苷提取及稳定性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006 .
[10] 刘家富,汪禄祥,黎其万,束继红. 云南食用玫瑰的营养成分研究[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