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 条
[1] 陈静. 辛夷治疗鼻病的作用探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 .
[2] 徐宁. 苍屏散加减治疗小儿UACS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 .
[3] 刘莎. 鼻炎片中五味子醇甲、连翘苷的含量测定及连翘药材指纹图谱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
[4] 刘笑洁. 河南道地药用植物辛夷内生真菌Y111的初步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 2009 .
[5] 陈成. 辛夷指纹图谱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1 .
[6] 张程程. 鹿角盘提取物抗炎作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1 .
[7] 王玉明. 芪辛双防滴鼻液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1 .
[8] 张曼. 鼻舒滴丸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 .
[9] 黄山. 鼻康胶囊部分药效学及抗炎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 .
[10] 杨红美. 色谱在黄芩等药用植物中活性成分的分离分析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林小涵. 银杏和木兰属植物的转录组、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1 .
[2] 赵文明. 中医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及北京城区670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 .
[3] 熊天琴. 辛夷挥发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分子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 .
[4] 李寅超. 辛夷挥发油抗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的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4 .
[5] 赵鑫. 胡颓子(胡颓子科),短肋羽藓(藓纲:羽藓科)和假柴龙树(茶茱萸科)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
[6] 曲丽萍. 化学计量学辅助GC-MS用于辛夷挥发油化学成分和抗炎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10 .
[7] 杨竹雅. 厚朴叶药用价值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 .
[8] 刘冰. 花类本草养疗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3 条
[1] 熊雄,易志刚. 含笑属植物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10,(11) .
[2] 杨青山,周建理. 中药辛夷的生药学研究概况[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0,(05) .
[3] 王晓梅,翁俊,张忠山. 紫玉兰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J]北方园艺, 2012,(08) .
[4] 李晓林,张明媛,赵卫权,李曼,滕海英,亓云鹏. 正交试验法优选辛夷药材中木兰脂素的微波萃取工艺[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0,(05) .
[5]药物分析[J]分析试验室, 2000,(02) .
[6] 柴逸峰,吴玉田,李翔. 药物分析(Ⅰ)[J]分析试验室, 2004,(06) .
[7] 陈耕夫,冯毅凡,孟青. 辛夷超临界CO_2提取物的GC/MS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3,(02) .
[8] 张雷红,张现涛,赵珍东,孙师家. 中药辛夷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9,(09) .
[9] 赵利琴. 木兰属萜类生源途径及其分类学意义[J]广西植物, 2005,(04) .
[10] 郭红玲,梁光义. 玉兰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05)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强建华. 鼻渊合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 2011 .
[2] 祝丹,郑桐,陈玉,杨光忠. 野花椒化学成分研究[A]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3] 于宗渊,苏本正. 望春花蕾的化学成分及其在辛夷药材品种鉴别中的应用[A]中药化学研究与药物创新——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2006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6 .
[4] 曾蔚欣,刘淑娟,王弘,陈世忠. 标准望春花油的抗炎作用研究[A]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