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65 条
[1] 刘冉冉. 枫香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转化PaFT基因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2] 卢小三. 两个杨树无性系再生体系的建立及抗虫基因Cry1C+9C转化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3] 宋晓娣. 笋用竹的组织培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
[4] 胡孔飞. 湘北桤木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9 .
[5] 杨珍珍. 桉树在合肥地区的引种栽培与抗寒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6] 吴海. 侧柏地理种源变异规律及优良种源选择[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7] 王婧. 不同类型种子吸湿解吸规律及其活力降低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变化[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8] 周继磊. 胶东沙质海岸防护林树种抗风评价及选择[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9] 王丽丽. 珍稀树种乳源木莲和红花木莲引种试验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10] 尤卫艳. 光皮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D]浙江农林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1 条
[1] 刘亚梅. 人工倾斜树干应力木形成机理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10 .
[2] 迟聪聪. 阔叶木生物质精炼两种利用模式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
[3] 陈少雄. 桉树中大径材培育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4] 张文娟. 禽用复合维生素纳米乳的研制及其功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
[5] 陈爱玲. 杉木连栽地轮栽柳杉和闽楠后养分及铝分布与迁移动态[D]福建农林大学, 2007 .
[6] 周志刚. 珍稀濒危植物四合木无性繁殖技术及生根机理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7] 张玮. 北沙柳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分析与优良无性系筛选[D]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 .
[8] 周家维. 贵州南部桉树引种与施肥效果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
[9] 谭小梅. 马尾松二代育种亲本选择及种子园交配系统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
[10] 姜清彬. 细枝木麻黄再生体系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56 条
[1] 孙哲,高庆荣,吴世文,孙正娟,王茂婷. 化学杀雄剂对小麦旗叶光合同化物积累与转运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 2010,(05) .
[2] 王瑞霞,钱兆国,丛新军,牟秋焕,米勇,孙宪印,王超. 转反义PLDγ基因小麦的品质性状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 2011,(07) .
[3] 黄惟灏,周少翌,王凯伟,连小敏. 鼋的自然繁殖生态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
[4] 黄俊. 马尾松种源加密实生种子园子代测定的初步研究[J]安徽林业科技, 2011,(04) .
[5] 黄江怀. 毛竹林前期混交营造技术初探[J]安徽林业科技, 2011,(04) .
[6] 黄江怀. 皖南集体林区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措施[J]安徽林业科技, 2011,(05) .
[7] 鄢继文. 沿海山地杉木木荷混交造林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7,(16) .
[8] 陈建设. 不同改造方法对马尾松林生态效果的早期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17) .
[9] 周顺得. 闽南丘陵山地桉树不同无性系栽培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01) .
[10] 陈养,赖春仙,张英玉,吴淑平,纪小梅. 5种木兰科树种的造林早期效果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03)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3 条
[1] 史倩倩,王雁,周琳. ABT生根粉及不同基质对不同牡丹传统品种扦插的影响[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 2011 .
[2] 龚木荣,蔡金清,黄国清,林玲. 邓恩桉在福建莆田较高海拔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A]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2 .
[3] 李强,谷忠厚,陈宏伟,杨素英,苏丽桃. 鄂尔多斯地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动态的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 2008 .
[4] 谢红梅,柏劲松. 永州邓恩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初报[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
[5] 杨青珍,孙海燕,季兰. 榛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初报[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
[6] 王越,苏建福,赵励. 漾濞核桃嫁接苗与国家行业标准四项指标符合程度及指标间关系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3 .
[7] 温佐吾. 造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林分生长影响的定量分析与预测[A]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集[C], 2005 .
[8] 陈秋颖. 广西发展造纸速生桉树林基地与生态环境问题[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 2007 .
[9] 钟伟华. 桉树良种选育的若干问题[A]中国林木遗传育种进展[C], 1991 .
[10] 董健,尤文忠,陆爱君,吴锈钢,赵杰. 胡枝子种—种源苗期生长和越冬的初步分析[A]北方省区《灌木暨山杏选育、栽培及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