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
(也称同引文献)与本文有相同参考文献的文献,与本文有共同研究背景或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30 条
[1] 杜一松. 桑蚕丝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和再生性能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 2010 .
[2] 马红美. 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新型药物载体系统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1 .
[3] 赵卫忠. 粒径大小和炮制方法对纳米雄黄抗肿瘤活性影响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 2011 .
[4] 钟石. 碳纳米管—聚乙烯醇—生长因子复合敷料的研制[D]中南大学, 2011 .
[5] 曾晓峰. 含纳米银的壳聚糖/聚乙烯醇敷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
[6] 李地才. 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和脂质体的制备[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
[7] 陈焱. 过氧化氢酶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D]江南大学, 2011 .
[8] 周博. 土槐消疕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9] 刘东华. 多西他赛纳米脂质载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
[10] 朴海锋. 多西紫杉醇长循环脂质体治疗胰腺癌的研究[D]延边大学, 2011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5 条
[1] 于腾飞. 超声造影引导下注射用复合酶明胶基止血剂的制备及创伤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11 .
[2] 周冬梅. 王莒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血为主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 .
[3] 梁进. 纳米茶多酚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4] 张婵. 叶酸靶向羟基丁酸与羟基辛酸共聚物载药纳米粒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D]山西大学, 2011 .
[5] 张学农. 阿苯达唑口服纳米球的制备及其组织靶向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 2001 .
[6] 林亲录. Liposomes和micelles结构对天然抗氧化剂稳定性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 2002 .
[7] 刘利萍. 氟尿嘧啶磁性丝素/壳聚糖复合微球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 2003 .
[8] 袁海龙. 蕨麻抗肝炎药效物质及其肝靶向纳米粒冻干粉针剂的药学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4 .
[9] 马李一. 漂白紫胶水果保鲜剂的研制与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4 .
[10] 丁志平. 珍珠、雄黄和黄连纳米粉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93 条
[1] 马应龙,李淑红. 纳米中药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 2007,(09) .
[2] 刘佳,吕建洲,姜宇. 烯效唑纳米制剂的研制及对不同作物苗期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07) .
[3] 王琳婷,朱良均,闵思佳,张海萍. 丝素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J]北方蚕业, 2009,(03) .
[4] 王亮,冯志宏,王春生. 比较食品包装纸透气性的简易方法[J]保鲜与加工, 2010,(01) .
[5] 周蕾,陈彦,张振海,吴青青,刘璇,杜萌,王晋艳. 不同促渗剂对芍药苷透皮吸收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9) .
[6] 徐晓凤,张光华. 论包装用天然高分子膜[J]包装工程, 2006,(01) .
[7] 昝旺. 纳米中药制剂研究进展[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08,(03) .
[8] 宋春风,费志宏. 高分子材料在纳米给药系统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9] 杨媛,李立华,容建华,周长忍. 新型生物降解交联剂的制备及其在壳聚糖交联膜中的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4,(02) .
[10] 杨秀敏,李芝,王志. 啶虫脒/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与控制释放性能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4)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许秀真. 环保新型材料——壳聚糖和明胶多糖膜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 2005 .
[2] 邹勇,黄雅钦,夏宇正. 明胶与天然聚合物复合制备创伤敷料的研究进展[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 2004 .
[3] 孙学惠,郭涛,何进,赵明宏,张敬一. 大蒜油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
[4] 刘继勇,韩盈,杨明,朱全刚,胡晋红. 丹皮酚微乳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09 .
[5] 刘继勇,韩盈,杨明,朱全刚,胡晋红. 丹皮酚微乳凝胶剂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研究[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10 .
[6] 张海萍,朱良均,闵思佳. 接枝共聚法在蚕丝纤维和蚕丝蛋白改性中的应用进展[A]中国蚕学会第七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5 .
[7] 王琳婷,朱良均,闵思佳,张海萍. 丝素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A]中国蚕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 2009 .
[8] 冯年平,武培怡. 中药纳米制剂探讨[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 2003 .
[9] 肖树雄,王晓钰. 中药剂型研究发展概况[A]全国中药标准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5 .
[10] 奉建芳,何军,祝林. 中药纳米给药系统研究之管见[A]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 2003 .